第110部分(第3/4 頁)
完畢後,第一排重新開始射擊,由此依次往復。
火藥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爆裂聲不停響起,新式火器的射程遠超以往,起碼達到300步到400步遠,只見‘神策營’的驍騎兵還離著不遠的距離,身上就紛紛中彈,石灰粉壓實的粉團打在身上散開留下白色的印跡,表示他們中彈喪失戰鬥力,退出這場演武!
失去了資格的人低咒著下馬離場,然後看著後來者前赴後繼地紛紛中彈,前鋒五百騎兵很快只剩下幾十匹馬,然而也突圍到離他們前方三十幾米遠。
這時‘神機營’的火器手不慌不忙地向兩邊讓開,一直整裝待發的‘神機營’騎兵振奮地在韓紜的帶領下越陣而出,迎著前方七零八落的騎兵發起衝鋒!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最強兵種,能對步兵形成強有力的壓制,足夠碾壓戰場。如今‘神策營’失去了大部分的騎兵,‘神機營’卻絲毫未損,一時營中銳氣大失。
面對韓紜興奮狂發的衝擊剩下的騎兵很快就被收割殆盡,緊隨其後的步兵在騎兵追擊下被衝散了陣勢,然後被‘神機營’圍上來的步兵精銳分割剿滅,一個個失去了戰鬥力‘陣亡’了!
雙方已然成了短兵交接之勢,‘神機營’的驍騎兵在陣中橫衝直撞,相助己方,雖然場上還在打著熱鬧,在‘神策營’不甘地反擊下互有雙亡,但是明眼人可以看出大局已定,‘神機營’最後會贏得這場勝利。
而這一役最關鍵的功臣就是可以遠距離就可以擊潰騎兵的火銃,比以往‘突□□’能射擊到更遠的距離,射擊準確性大幅提高,還能反覆裝填而不炸膛,適合單兵攜帶使用,效能完全超乎意料!
將領們看重的就是它的射程和準確性,還有殺傷力,如果火銃的效能真的這麼優異的話,對草原馬上民族絕對是一大殺器啊!
士兵們只要熟練使用火銃,就可以禦敵於城牆外,草原民族不就是仗的是他們無往不利的騎兵嗎?打不著人就打馬,也能滅殺他們的威風。
這火銃是最新改進研製出來的,還是第一次在這場合中使用,較之以往使用的火器進步更明顯!
這些年在韓縝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不甘被人看不起的‘神機營’上下一心在三大營的演武訓練中,從開始的一敗塗地到後面的有輸有贏,他們證明了自己不是被人挑剩下的廢物,他們也不比任何人差。
然而‘神機營’裡的‘神機’二字,才是他們的標誌,只是擺設的火器哪裡稱得上是‘神機’!
韓縝開始努力往軍器監跑,結識了那位著手研製金屬管身的方大師。如現代的槍械就不要想了,依照現在的工藝是不可行的,還不如一點一點腳踏實地的改進。
韓縝雖然槍械理論不足,但是現代槍炮的外形還是知道的,畫下現代槍的形狀,和大炮的圖形,努力挖掘自己知道的些許零星知識提供給方大師參考。從開始的銅到後來的以鐵為槍身,再到改進發射方式和結構,包括怎麼提高射程,還有火藥配方的改進,大家一次次嘗試著。
人手不夠,韓縝就重金招納人才;沒有足夠的研究資金,韓縝自己掏錢資助;所謂手裡有錢心裡不慌,韓縝非常慶幸自己又足夠的資金,才能在工部不重視不下撥財物的情況下,能助一臂之力。
而皇天不負有心人,方大師是有才的,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才有了現在的火銃,如今還開始向研究火炮進發。
而‘神機營’也終於配備了火銃,再不負‘神機’二字,實至名歸!
不可否認‘神機營’之所以能那麼快得到火器裝備,很大部分得益於他的永寧侯之子的身份,不僅能自由進出軍器監,在得到成果後工部立馬答應著手生產,最快速度地拿到火銃。
因為韓縝對火銃的熟悉,還有他在歷次演武比試中為‘神機營’贏得的勝利,楊統領提升他為火器子營校尉,管轄訓練營中士兵熟悉掌握火器!
而韓紜也成了驍騎營的校尉,秦超則是成了步兵的一名校尉,其他的如陳繼明、馬來運他們,透過幾年的努力最小也是一個五十人隊的隊長了!
哪怕知道了韓縝他們的身份,也沒人會說他們是靠背景升職的,因為他們的刻苦是有目共睹的,作為營中年紀最小的一夥人訓練起來卻比誰都拼命!而且就是因為有他們的帶動,‘神機營’才一改頹廢地面貌積極訓練,為自己贏得了榮譽,爭取了更好的待遇!
韓縝他們不以背景為傲,而是一直同甘共苦,營中上下人等打心裡接受了這幫曾經以為的‘少爺兵’,他們如今是可以依靠信賴的戰友夥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