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子上門,父親為何這麼盡心盡力地教導?
“放屁,老夫要不是看明珠的面上,哪個理他?”甄太師吹鬍子瞪眼。
以前還在地方上的時候,都是明珠這個孫女陪在身邊的時候多,甄太師對甄明珠的感情很深。後來到了京城,被甄大夫人拘在身邊教養規矩,甄太師不好越過父母插手。到底是世道如此,為了孫女的前程著想,他也只有預設了。
梅翰林他是知道的,這人是個明哲保身的,在朝中不顯眼卻萬事不牽扯,奉行低調行事。雖然不是甄太師一路的,但是想著孫女嫁入這樣的家庭沒有大富大貴卻足夠安穩,也就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
只是對梅公子這個未來孫女婿接觸了幾次後,就發現他太過墨守成規清高自詡,實在不合他老人家的脾性。但看著孫女的面上,他耐心抽出時間教導,想著慢慢扳正他的性子,早知道他就不費這個功夫了!
甄府詢問:“那兒子就上梅府商談退親了!”
甄太師沉吟了會道:“今兒也晚了,明天再說。而且你不必露面,就由老夫上門跟梅翰林說!”
甄父遲疑道:“這是不是太麻煩父親了?”
甄太師嘆了口氣道:“為了明珠的名聲著想,兩家最好不要鬧開來,能相安無事地說開是最好的!梅翰林這人不是好相與的,你別看他奉行中庸之道,能好好早朝中做著官都不簡單。我看退親未必是他的意思,你太老實了萬一被繞了進去,還是老夫親自上門一趟吧!”
兩家結親,梅家自然有所圖,梅翰林的心思他大概能猜到幾分。如果可以,他自然不介意幫扶一把,畢竟是自己的孫女婿。現在婚事不成,就怕梅翰林不肯放手,兒子到時應付不來。
甄父的臉紅了紅,他的確不善於和人精打交道,他羞愧地垂首道:“兒子不孝!”
“你也別多想,當初我們都認為是個好的,不經事誰能知道一個人的本性如何?”甄太師撫了撫須道,“好在如今還來得及挽回,你也多勸勸明珠,她的婚事不要擔心,以後儘量給她找個知根知底的人,這樣也能放心些!”
“都聽父親的!”甄府恭敬地點頭。
雖然事情已經有了決定,但是甄父甄母還是擔心得一晚沒睡,憂心著女兒的未來。到時甄明珠聽到有爺爺出馬,立時拋開了煩惱,安安心心地等著結果。
甄太師第二天一大早就登門拜訪梅府,梅翰林還被矇在鼓裡,因為梅太太根本沒有告訴他在甄府發生的事。
在她想來甄府一定不捨得退了這門親事,甄明珠不知深淺,她家大人還能跟著她胡鬧嗎?而且到底是自己自作主張引出的麻煩,梅太太哪裡敢和盆拖出,就瞞下不提!
因此梅翰林一頭霧水地將甄太師引進門,被‘退親’砸了個措手不及,簡直懵了!
等知道了前因後果,他恨不得將梅太太提到眼前打幾個巴掌,無知婦人,害了兒子!
一個甄明珠根本無足輕重,歸根到底他是衝著甄太師還有他背後的政治資源而去,這些都能讓兒子得益,如今眼看成了泡影!
他自然不會輕易答應退親,但是甄太師卻是鐵了心的要退!
看甄太師一派堅決,梅翰林知道甄府是對兒子徹底沒了好感,事到如今是非退不可了!
他到底城府深,儘管失望,還是不願意和甄太師撕破臉!
甄太師也是如此,退親對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但是對女方的傷害更大。他不希望從梅府傳出任何不好的傳言,最好是好聚好散,兩府都能平平靜靜地消弭此事造成的影響。
為此,哪怕是壓上自己的地位也無所謂,如果梅府願意配合的話,在允許的情況下他可以給予幾分便利!
梅翰林老謀深算,見事不可為,為自己爭取了適當的好處,和甄太師和和氣氣地商議妥當了退親的事宜!
等送走了甄太師,梅翰林才變了臉色,氣呼呼地找梅太太算賬,連兒子也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等到第二日,梅府就放出了梅二公子身染惡疾不能起床的風聲,為了不耽誤甄家小姐的終身情願退親!
而甄府則是表示願意遵守婚約不願退親,直到梅府再三上門,才終於答應了此事,退還婚書,歸還聘禮!
這一時傳為佳話,梅府厚道,沒有因為重病的兒子而白白耽誤人家的姑娘;而甄府也一樣仁義,沒有嫌棄梅公子而是願意遵守婚約。後來還是梅府再三請求,才無奈點頭答應,雙方有商有量地退了婚,彼此有情有義。
退婚後,梅公子則是離京尋求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