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人送藥來了,他真有心,小姐用了他的祛疤藥傷口果然好多了!”
“是啊,應該讓爺爺好好謝謝韓公子!”甄明珠輕垂下眼眸,玉指輕輕撫過手背上淡到幾乎看不見的傷痕,她其實已經好的差不多了,或許應該讓爺爺轉告一聲以後不用再送過來了。
“要我說韓公子真是個好人,一點也沒有架子,而且人還長得那麼好看!”小雅邊整理著東西,邊呱呱地發表感想。
“嗯!”甄明珠漫不經心地應著,手撐著下頜輕輕嘆了口氣,向來明亮活潑的面容染上淡淡地愁緒。
“小姐你不開心嗎?”小雅好奇地瞥過來一眼,她家小姐一向是胸懷開闊,性子爽朗大氣,哪怕就是退了親事一不過是一笑置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母親每天為了我的親事操心,小雅,你說女人為什麼一定就要嫁人呢?”甄明珠搖了搖頭,靈動的大眼似乎都黯淡了。
她退過親,年紀也已經不小了,雖然祖父費心處理了退親事宜,沒有給她沾染上什麼不好的名聲。但是在別人眼中這樣的她就不好尋親事了,為了讓她早日找到人家嫁出去,甄夫人這些日子眼見地衰老了。
甄明珠真想說自己不想嫁人了,對爹孃鶼鰈情深的感情她從小看到大,要說對夫妻之情沒有旖旎的幻想是不可能的。可是她不天真,知道像他父親這樣的男人太難找了,多少男人有了資本能不想著三妻四妾左擁右抱。
可是接受現實找了夫家,結果還是落得退親的下場,說實話她暫時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了。
“嫁人不是天經地義的嗎?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就是如此啊!”小雅天真地回道,然後隨手拿起一件披風,驚訝地道,“小姐,這件披風好像是韓公子,是不是要還給他?”
甄明珠站起來伸手拿過,看了看,才道:“先放著吧,等韓公子來看爺爺的時候,再叫人送回去吧!”
“好的!”小雅歡快地應了一聲,將披風收了起來。
看著那件披風,甄明珠似乎就想起了一片彩燈中走來清俊修長的身影,還有他唇邊的那抹微笑。她眨了下眼珠,隱隱浮現一層水光,隨即隱沒不現。
韓縝再次上甄府拜訪已經是幾天後,這次是為了永寧侯征戰的後勤軍糧而來。對西夏的戰事已經到了關鍵的地步,在目前孟朝軍事佔優的前提下,永寧侯不肯退兵。以橫山為據點,想直取河套,畢其攻於一役。
然而大軍征戰在外,消耗的物資不在少數,先前甄太師為此費盡心力才緩解了財政狀況,如今面對龐大的軍費支出,戶部又要捉襟見肘了。
為此朝廷上一直在拉扯,一幫人建議召永寧侯回京,暫停戰事,先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而武將一派則是堅持一鼓作氣,趁著西夏虛弱,蒙古和金較勁沒有反應過來,一口氣奪回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能在對外戰事中取得勝利,大臣們也是欣然鼓舞。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費從哪裡來呢?
甄太師先前的稅制改革,目前也是緩慢前行,而不敢貿然大刀闊斧的進行。底下利益相關者的反彈是一回事,而外有戰事,內政不穩,也是甄太師小心施為的原因。
對於甄太師老成謀國這一點,韓縝是真的很慶幸,朝中有甄太師鎮著,才能平穩執行。
永寧侯在前方他插不上手,韓縝只能希望在賦稅上能幫上一點忙,緩解一下目前的窘境。
中原自古以來是以農耕經濟為主,中央財政的收入主要來源是丁畝稅收,反觀商業的稅收貢獻並不大。這是自古相傳的形態意識作祟,沒有將商業看得太重,而是‘重農抑商’。其中也有文人重義輕利的思想影響,對商人的鄙薄,以言利為恥!
所以士農工商,以商為末,而商人卻是最有錢的。
在不能加重農業稅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發展商業,增加商業稅額的比重?
雖然甄太師的改革暫時緩解了矛盾,但是也激起了一部分利益受損者的怨念,如何讓人們心甘情願地讓出土地,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發展商業也許是一條不錯的道路。無農不穩,無商不富,人盡其才,讓農民安穩地守住土地,有經商能力的則是透過其他手段賺取財富。
韓縝拿來了揚州這兩年海貿關稅變化的資料,經過凌志的整合後,揚州的海貿數額呈直線上升,膽大有魄力的人們爭相出海,只要不遇上海上事故,他們出海一次的收穫就是數十倍的高額回報。
兼之外有水師護航,揚州海貿日益繁茂,各地的人們聞訊而來,將揚州城擠得水洩不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