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頁)
了,難得遇上這麼一個好活計,深怕又沒了去,所以想啊喲上門確定一二,所以很是理解的立馬請了他們坐下,自己進去將在清朝帶來的一把上好的牛角弓拿了出來,另外還帶了一隻箭只好做個樣子。
不愧是軍中的匠戶,不過是一眼看去,那兩個老頭立馬站了起來,滿臉的驚色,說道:
“這,這是北面韃子用的那種款式?”
就是王大寶自己,也是要細細的看了,才能分清這些各個軍中使用器物的不同之處,而他們卻一眼就能看出端倪,讓王大寶對他們的手藝越發的相信了起來,當然這弓箭什麼的,來歷也是要說清楚的,不然他一個道士,居然有北面敵對勢力的東西,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可不就是北面的韃子用的那種嘛,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這市面上要買一副好些的弓箭有多難,還生怕犯了忌諱,用尋常的獵戶的那種,又需要時時保養,不然容易損壞,如此一來,我這樣的,可不就是要另外尋法子?好在我往日去的達官貴人家總算也不少,這是人家的戰利品,被我用防身的理由要了來,只是這箭只,有些不好尋摸,一般的箭只,這一石的弓用著總不得勁。”
他這一說,那兩個匠戶也跟著點頭,他們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關竅,不是官宦將門,想要好弓確實不容易,至於戰利品,說白了也就是打仗繳獲之後,私自沒下的東西,這在軍中常有,不然也不至於那些早年每每打了勝仗的軍將們家中必定富豪了。
那話怎麼說的來著,啊,是了,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那就是政治清明,天下大治了,這樣的諺語誰不知道?而從中也說明,這文官怕死,武官貪財實在是常態。
既然這東西是個有出處的,兩個匠戶倒是難得高興能有機會好好見識一二,順帶還能趁著維修的功夫,琢磨一下自己的手藝,忙不迭將東西拿了過去,翻檢了一遍。
“真人,這弓真不錯,只是鉉鬆了,要好生弄一下,這箭只也好辦,不過是箭頭的模子要改一下罷了,容易的緊,只是您這要多少箭只先要說一個數,還有這飛刀。。。”
這一次說話的是老劉頭,畢竟這打鐵他才是強項,由他開口自是妥當的很,王大寶想了想,這才給了一個數字說道:
“這樣先來上三十隻箭只就是了,多也無用,想來這三十隻,我也能用上許久,至於飛刀,圖明兒給你,先給我弄上十二把,我先用著,哦對了,匕首也幫著打上一把,我這兒還缺個石磨,你們也幫著弄一個,算算大致要多少?“
“這鉉不用花錢也成,不過是保養一二,這箭只,如今鐵價不菲,做上三十隻,估計要三兩銀子,至於石磨,倒是百文足夠,只有這飛刀,或許價格高一些,十二把,約莫也要三兩。”
老劉頭是個實誠人,聽著問,立馬就開始報價格,也沒有什麼客氣的,並且老老實實的就差沒有把些鐵的價格多少,估計用多少全給算出來讓王大寶聽了,王大寶可沒有這麼一個心思聽這些,忙阻止了,開口說道:
“既然是六兩多,那我也算個整數,總不能不給你們工錢,直接算是七兩好了,弓鉉保養不可能不給工錢,錢我先給你們五兩,東西送來。我在給剩下的,若是不夠,在和我要就是。”
他邊說邊從身上掏出了幾個銀裸子,怎麼看都像是大戶人家賞人用的那種,一兩一個,看在那幾個人眼裡,只以為是王大寶在別家做法事什麼的時候得來的,卻不知道是王大寶在現代讓人做的,足足有一大箱子。做成這樣,只為了不顯眼而已,畢竟這個時候,凡是大錠的銀子,多半都有各家的標記,或者直接是官府的印記。可不是隨便能糊弄的,一個不好還容易惹出事兒來。
兩個老頭一面誠惶誠恐的接下銀裸子,一面臉色越發的喜氣洋洋起來,這王真人果然就是個爽快大方的,原本他們算計的時候也多少算了些工錢,只是不多,,可就這他們已經能掙上百八十文錢了,如今讓王大寶這麼一抬,直接就是將近一兩的收入,即使是兩個人分分,那一人也能有五百文,足夠他們家一下子一個月的飯錢了。
這兩個老頭立馬歡喜的無可無不可的樣子,特別是老劉頭,被徐老爹告知的時候,還以為不可能,不想真有這麼好的事兒,這可比往日給人做些農具不知道好了多少去。
另一邊徐老爹看著這活計順利全說好了,又將自己的孫子往前推了一把,說道:
“真人,我家牛娃今兒就過來上工,娃快給真人磕頭,謝謝真人給你吃飽飯,治病的恩情。”
說著難得不憐惜的將孩子往下按,就要他跪下,王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