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頁)
第九十九章
林清不得不感慨; 這戰船的速度比起客船,簡直是神速; 再加上一路不用停靠; 不到五日,就到了徐州,而到了徐州; 就有山省的巡撫特地帶著軍士來接,一路恭敬的把他們一行人送到郯城。
進了郯城,巡撫領著他們去了郯王府,說:“殿下六歲封王時,工部就特地派人來修好了郯王府; 下官一直讓人精心打理著,就等殿下來住。殿下看看; 有什麼不妥當的; 下官著人來重建。”
六皇子知道巡撫其實就是說說,工部建造的親王府都是按照規定建造的,豈能是隨便亂改的,要是不小心改的違制; 那才是大麻煩,不過裡面的佈置倒是可以修整一下; 就說道:
“重建倒不必了; 這王府我看著就挺好的,不過裡面的花園池塘什麼的本王打算修整一下,還希望巡撫撥些人手來。”
巡撫一聽; 忙說:“下官明日就派山省最好的工匠來,殿下有什麼需要,儘管吩咐。”
巡撫說完,又親自帶著六皇子把整個郯王府看了一遍,然後又把沂洲府的知府和郯城的縣令介紹給六皇子。
六皇子客氣了幾句,就讓人都退下了。
等地方官員都走了後,楊雲就立刻指揮宮女太監先把六皇子的寢室打掃收拾出來,然後把從京城帶的傢俱擺件都擺上,至於屋裡原來工部標配的那些,直接都被楊雲送到了庫房裡。
等寢室收拾好了,楊雲就讓六皇子先在寢室休息,然後開始帶著一大幫太監宮女甚至連護衛都用上了,開始收拾王府。
林清看著楊雲在那裡有條不紊的指揮著一眾人,對六皇子說:“楊總管這打理內務的能力,還真不蓋的。”
六皇子坐在榻上休息,說:“大伴從小把我看大,我的事都是他在打理,無論大小事,他都打理的妥妥當當的。”然後轉頭看著林清說:“先生不去收拾東西麼?”
林清攤了攤手,說:“我家也有個楊總管這樣的,所以我也在偷閒啊!”
六皇子聽了,頓時莞爾,說:“先生好福氣,師母打理內務是好手,先生天天做甩手掌櫃。”
“可不是,要不以我的性子,家裡肯定會一團糟。”林清毫不介意自爆其短的說。
“先生打算過幾天回老家看看?”六皇子想到在船上林清說的,問道。
林清點點頭,說:“先等你這裡安頓好了,沒什麼事了,我再回家一趟。”
林清怕六皇子初來乍到,有許多事情不熟悉,他雖然沒多強的能力,可畢竟算是本地人,有些風俗習慣的還是比較清楚的,六皇子處理事情的時候,他也能給一些意見。
六皇子點頭說:“麻煩先生了,等王府清閒些,先生就回家一趟吧,畢竟在外多年,先生想必也想念雙親,我讓楊總管給老太爺和老夫人準備了些東西,先生一起帶回去,也算我孝敬兩位老人家的。”
林清聽了心中一陣感動,忙說:“讓殿下破費了。”
其後的幾日,由於京城派的郯王府的屬官都還沒到,所以林清、六皇子和楊雲只好自力更生,林清主動擔起了長史的職務,先洋洋灑灑的寫了一份《謝恩表》,報給朝廷,代表六皇子感謝聖上恩典,並且訴說了對封地的喜愛之情。同時林清又給內閣上了一道奏摺,希望內閣儘快派遣封地的屬官,畢竟沒有屬官不和規矩。然後就開始處理郯王府的各類公文,畢竟郯城已經算是郯王的封地,就相當於一個小屬國,是屬國自然就要有各種上下的政令檔案。
六皇子則忙著管理王府和安頓自己帶的兩千護衛。郯城地處山省西南方,平時治安也不錯,也不是什麼關隘,所以幾乎沒有什麼兵士駐紮,六皇子拿出一部分銀錢在城外西南方建了一個小型的兵營,這才把兩千護衛安頓下來。
而楊雲,不僅忙著郯王府的瑣事,還要去看看郯王分封的食邑,和郯城的府衙交接這三千戶的地契,然後派了小太監去管理,以後方便收稅。
等林清、六皇子和楊雲三人累死累活的忙了兩個月,朝廷派的一隊屬臣才姍姍來遲。聽到屬臣來了,六皇子、林清和楊雲三人氣的不行,畢竟從京城到郯城,一個月爬也爬過來,這群人居然兩個月才來,這都不是一個懈怠可以解釋的了。
六皇子本來打算訓斥一下,可等見到長史和幾個屬官就傻眼了,尤其是看到長史一副大病初癒,搖搖欲墜的樣子,六皇子本來打算訓斥的話也說不出口,只能安慰兩句就讓他們下去了。
六皇子等長史和屬官走了,就問楊雲,說:“大伴,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