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錦,卻自薦跟了一個本來沒有一點希望的皇子,哪怕常人,只怕也會懷疑一下,更何況是天天處在陰謀詭計的皇帝。
林清想了想,覺得還是實話實說的好,反正他臨時也想不出什麼別的說的過去的理由,就說道:“臣當初雖然年紀輕輕就入了翰林,翰林的眾位前輩,對臣也關懷有佳,可臣天資愚鈍,生性懶散,並不十分適於仕途,臣自覺心中有愧,曾想辭官,可又覺得有愧於十年寒窗苦讀,所以當初聽到翰林院選郯王太傅時,就毛遂自薦,一方面希望自己所學能有一點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是覺得郯王封地離臣的老家很近,可以方便回去侍奉父母。”
聖上聽了,難得嘴角抽了一下,因為你不適合官場,所以跑去教我兒子,雖然是聽著應該是大實話,可為什麼有些不爽?
而此時,聖上也看出來自己兒子身上那點實誠來自於誰了,不用說,肯定是受眼前這個的影響!
不過好在實誠總比心術不正強,起碼兒子沒被教歪,聖上也懶得計較這些,不過還是打算回去好好提點一下兒子,做藩王老實沒錯,可做儲君,該有的帝王心術還是得撿起來。
“這些年,你都教導太子什麼了?”聖上問道。
林清答道:“《孝經》、《禮記》、《太祖札記》………臣都教授過了。”
聖上又問了林清一些事,林清都一一據實認真回答。
過了一會聖上問完了,就讓他退下了,林清又行了個大禮,這才跟著來時的大太監退下。
等林清走後,聖上拿起旁邊的一個摺子,一邊批著,一邊對旁邊伺候的司禮太監說:“李大伴,剛才郯兒的那個先生,你覺得怎麼樣?”
李大伴忙說:“林大人是朝中大臣,哪是老奴可以評論的。”
聖上看著摺子,說:“讓你說你就說,又沒讓你議論朝政。”
李大伴這才想了一下說道:“老奴之前雖然在殿下身後見過這位林大人,不過卻不曾說過話,今兒也算頭一次見,聽林大人的應對,倒不像是那種心思不正的。”
“太子將要開府,吏部為太子府選官,本來朕想讓吏部左侍郎去太子府做詹事,侍奉太子,卻不想郯兒希望讓自己原來的太傅出任,朕不好逆了這孩子的意,就許了,如今看了,這人心性雖然還行,可能力,只怕撐不起太子府。”聖上嘆了口氣。
“陛下要是不滿意,再換一個就是了。”李大伴忙說道。
聖上搖了搖頭,說:“人剛剛任命,就換掉,還是太子府詹事,難免引起別人胡亂猜測,對太子威望不利。”
說道這,聖上對李大伴說:“你去吏部找張尚書傳個口諭,讓他挑幾個能幹的少詹事人選,這次朕親自過目。”
“是”李大伴忙應下,匆匆的去吏部找張尚書傳話了。
………
林清出了宮後,看著天色不早了,就匆匆的回到郯王府自己的院子裡,吃了午膳,吃完了本來打算歇歇,就聽到外面的小太監來找他,說郯王有事叫他。林清於是趕忙又跟著小太監去了正院。
到了正院,就看到郯王閒著沒事拿著一本書在那擺棋譜,林清笑著說:“殿下今日倒是好悠閒,我今天可是起了大早就去給聖上謝恩,才剛回來吃了點飯,就被殿下叫來了。”
“今日又不用早朝,”郯王看著林清,說:“今天父皇親自召見先生了?”
林清點點頭,說:“原本還以為只用在宮外磕個頭就行了呢!”
“父皇可有說先生什麼?”郯王忙問道。
林清聽了,就把自己和聖上的談話給郯王複述了一遍。
郯王聽了,用手敲了敲棋盤,想了想,問道:“父皇可有說你什麼?”
林清搖搖頭說:“陛下問了幾句,就讓退下了,殿下,是不是我回答的很差勁?”
“差勁倒不至於,不過比父皇身邊的那些人,肯定是大有不足,只怕父皇難免有些”郯王沒好意思說下去,怕不小心打擊到自家先生。
其實不用郯王說,林清也知道,別說拿聖上身邊那些重臣比,就是拿六部那些官員比,他也有很大的短板,平時不瞭解的人還看不出來,可是在聖上這種天天看人的眼裡,只怕不用三句話,就能把他摸個透。
“那聖上會罷了我的官?”林清想了想問道,雖然剛到手的官還沒捂熱就丟了蠻可惜的,不過林清知道是自己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怨不得別人。
郯王聽了搖搖頭,說:“這倒不至於,要是任令沒下來,以父皇那凡事要求最好的性子,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