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那姑娘可得跟著太太好好學著怎麼說話待客了。說起來,這可是個好機會呀,姑娘要是表現得好,落在有心人眼裡,那對姑娘的將來可是大有好處的。”
山茶這話裡的意思,嘉宜當然明白。
為何那些世家大戶都強調一個門當戶對呢,嫡子要配嫡女,除了一是身份上的不同以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往往大戶人家的嫡母只會教育自己的嫡女如何主持中饋,如何說話待客,如何管理財務,如何注意來往的親戚和交接的朋友。庶出的姑娘們往往缺乏這樣的教育,以後到年紀了談婚論嫁,相親的人家知道你是個庶女,就得考慮你不具備主持一個家中饋的能力,就只能嫁給家族裡的庶子了。因為庶子不用撐起一個家,娶的媳婦沒有這樣的能耐也不要緊,會生孩子就得了。
所以很多的庶女不能高嫁就是這樣的原因。
當然,在嘉宜的心裡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到年紀了,她要高嫁。她一直都想找一個自己配得上的,跟自己身份想當的庶子做丈夫,能夠平淡到老已經足夠。
只是山茶一再囑咐她一定要跟著太太好好學,這如何招待客人,以及記住來往客人的姓名和身份背景是很重要的。還有顧家的幾家親戚,這一次她也會見到了,不說各個都記住,但大部分記住和知道是必要的,以後對她也有好處,至少不會再見到時不會喊錯人,以至於失禮。畢竟將來是要在京城裡生活的,顧家的姻親還有各樣的關係她作為顧家的姑娘瞭解了,便於她將來出了門子之後拓展夫家的關係網。
嘉宜只能說她儘量,畢竟人際關係是門大學問,她還是個新手,一開始一定會遇到不少困難的。
只不過,即便遇到困難她也會迎難而上的,不會輕易就放棄。
☆、第56章
章姨娘挺著五個多月的肚子拉著嘉宜進屋,問她冷不冷,說這放年假了怎麼也不在屋裡窩著歇歇,反倒一大早地上她這兒來。又指著那些向菱和小柳兒提進來的東西說:“來就來吧,還帶東西來幹嘛,果真跟我生分了。”
嘉宜說那些東西都是舅舅和舅母還有柳嬸子託小柳兒的兄長柳大石捎來的。
籃子裡的是舅舅和舅母做的燻肉和燻魚,那兩個瓷罐子裡得是柳嬸子做的黃豆醬和泡蘿蔔,她自己一樣留了一罐子,剩下的就給姨娘帶來了。
還有之所以這麼早過來瞧她,是答應了一會兒晌午要到二房那邊去吃飯,嘉珍請她吃烤鹿肉和羊肉鍋子。
“原來如此。”章姨娘讓嘉宜去東次間的炕上坐了西頭,她坐了東頭,半蓮給她捧上了熱熱的紅棗茶喝,這是章姨娘入了冬以後愛喝的,主要聽了給她診平安脈的郎中的話,說紅棗茶喝了既補血又養顏,她懷著身孕喝最好。
兩母女坐在炕上嘮家常,不免說起了嘉宜的舅舅和舅母還有外甥一家人。
章大寶夫妻去年在何家太太帶著兒女道顧家來玩了幾天後回去沒過兩天就到顧府來了,帶著他們的兒子。
小傢伙白白胖胖的,章大寶還讓嘉宜幫著給她的外甥取個名兒,嘉宜一開始不肯,說孩子的名字該由他父母取,她不該取。可是章大寶說嘉宜識字兒,取的名兒肯定比他取得好。他要給孩子取名兒,不過就是個什麼狗剩石頭之類的。
這話倒把大家逗笑了,想了想嘉宜還是勉為其難給提供了兩個名兒,一個是章長康,一個是章長樂,讓舅舅自己選一個。章大寶和他老婆一商量,最後選了第一個,認為孩子一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這就是好命。
所以,嘉宜的外甥就叫章長康了。
這會兒她跟她娘說起來,兩個人說起章大寶夫妻的兒子,就是叫他長康。
“長康也有好幾個月沒見了,不知道長成啥樣了,上次來看他虎頭虎腦地甚是可愛。”章姨娘笑著道。
嘉宜:“比起他,我更關心姨娘肚子裡的孩子,怎麼樣,最近您能吃能喝能睡吧?”
章姨娘:“還好,只是前些日子太太叫人收拾東小院兒旁邊的那個空著的大院子,讓金鈴搬進去後,任姨娘每每在碰到金鈴就要開吵,兩邊的丫鬟婆子也常常起衝突,鬧起來,讓人聽了心裡不免不舒服。”
“金鈴有了身孕,太太讓人給她收拾了東小院旁邊那個空著的大院子出來,這是等著金鈴一生了孩子,就給她抬姨娘呢。只不過,太太,這麼做,也是為了氣任姨娘,知道她好妒,必定要跟金鈴吵的。也不怪姨娘心裡不舒服,本身老爺又收個通房的事情就讓人心裡添堵吧。也不知道太太這是唱得哪出,怎麼平白無故地還要給老爺納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