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二房的嬸子武力值高,婚後跟二房的二叔打架,從來都沒輸過,硬是打出來了一片新天地,二叔雖然在外嫖宿,可從來不敢在二嬸眼前偷|腥。見到了藺氏,嘉宜是徹底相信了山茶的話。
嘉宜不用唐氏指點,已經上前去向這兩位長輩道福行禮。
“叔婆好,嬸子好。”
“你就是三丫頭?喲,長得真像大侄子。”魏老太太上下打量一番嘉宜開口道。
嘉宜抿唇笑一笑,心想,幸虧自己長得像爹,不然的話,這身份的確認恐怕還有一番波折呢。
“娘,我一見到三姐姐就覺得很閤眼緣,這會兒我可鬧明白了,原來三姐姐很像大伯父,怪不得一見就覺得親切。”嘉珍在一邊笑著說。
藺氏:“原來我家柔兒喜歡三丫頭,那以後你可以常常去找你三姐姐玩兒了。”
嘉珍:“娘,伯祖母也這麼說呢,說咱們家小輩兒越多越熱鬧。還有啊,伯祖母已經給三姐姐賜名兒了,叫嘉宜,所以您就別三丫頭,三丫頭的喊了。”
接下來,魏老太太告訴嘉宜,她叔公近日因為偶感風寒,人不舒服,所以就不出來跟她相見了。不過,她叔公說了,讓魏老太太好好招待嘉宜,一會兒吃過晚飯再回去。
至於她二叔,藺氏也說了,在外面忙,沒顧得上回家。等以後他回來,得空了再相見吧。
唐氏卻替嘉宜推了,說嘉宜今日才來,回去還得收拾收拾,不如改日再過來叨擾她這個長輩。
魏老太太聽了也不挽留,她早就知道若是唐氏帶了這個新進府的三小姐來拜見自己,必定不肯在這邊吃飯的。長房和二房之間,很多時候就是表面客氣,私底下可是生分得很。唐氏嫁進顧家後,可沒少在顧老太太跟前抱怨長房平白無故地接濟二房一家子。顧老太太甩下一句話,接濟二房的銀子可沒從你的陪嫁裡出,都是顧家祖傳的產業裡出的,這才堵住了唐氏的嘴。
不過,唐氏看二房上下一家人的眼神,常常給人感覺是在看窮親戚或者要飯的叫花子一樣。特別是最近幾年,顧金梟官越做越大之後,唐氏的傲氣日益重了。二房的人當然看得出來,不過,唐氏是當家太太,儘管二房花的錢是從顧家的祖業裡出的,但是發放銀子還是得經過顧府主持中饋的唐氏的手,他們心裡對唐氏不滿,可也不會傻得表現出來。
表面上,二房的人跟唐氏打交道還是會盡量敷衍過去的。
至於四小姐嘉珍願意跟新來的嘉宜接近打交道,也並不只是閤眼緣,而是因為顧家的大小姐嘉書和二小姐嘉琴兩姐妹跟她們的娘一樣,也是看不起依附長房的二房一家子的。自然而然,嘉珍是二房的人,她們理所當然會對她冷淡,不愛搭理她,就算她們常常在一起上學,學女紅,參加京城大家閨秀們的聚會,也依舊關係不親密。
作者有話要說: 為了便於親們閱讀,說下本文的稱呼。
第三人稱“小姐”,當面“姑娘”。關於小姐和姑娘哪種情況比較合適稱呼,親們也看了那麼多文肯定曉得了。“小姐”這個詞在古代有跟現在一樣的意思,當面稱呼不妥當的。
哥兒,姐兒,用於年紀比較小的男娃女娃。
爺,少爺,某爺,年紀大些的男子。
其他的稱呼嘛,從眾,按照通俗的說法來。
☆、第38章
從二房魏老太太的松鶴堂出來後,嘉宜沒有想到嫡母唐氏竟然要親自送她到東小院去,本來這種事情交給她身邊的管事媳婦不就行了嗎?可是嫡母卻不辭辛勞,盯著頭頂的大太陽也要親自送她過去,就好像怕她在顧府裡頭迷路一樣。儘管她們其實也沒走多少路,坐涼轎的時候多。
對於嫡母如此殷勤,嘉宜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按照她對這位母親的瞭解,她實在是不該對自己這麼好才對。
心裡如此琢磨著,有點兒不踏實。
畢竟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這被人如此熱情對待,就怕前面有個坑兒等著呢。
嘉宜和唐氏坐的涼轎到了東小院中間那個院子落了轎,唐氏下了轎,由一大票婆子丫鬟簇擁著,領著下了轎的嘉宜進院子裡去。
進門的時候,她瞟到了西邊院子門口一個小丫鬟的頭飛快地縮了回去,不由得唇角微翹。
她之所以弄這麼大陣仗出來,不過就是想讓任姨娘知道她對新來的章姨娘和三小姐好,這麼一來越發將任姨娘孤立起來。
進了院子,章姨娘和半蓮等人都從堂屋裡迎了出來,請唐氏進去坐一坐。
唐氏進了屋坐定,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