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頁)
那一晚,做夢的並不只有李家坪的自己和金一山等人,寧王也是其中之一。
☆、第109章
108…超越時空
當然,江七信中並沒有提及此事,沈伯謙猜想他並不知情。
之所以斷定寧王是做夢大軍的一員,完全是他的推測。
但沈伯謙對此事非常肯定。
因為,不管是江七的信中,還是為了給他送信兒專門回來了一趟的封老頭,都不約而同的提及寧王自星行去世後,性情似乎有些不同。
他對夷人的態度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硬。
邊疆蠻夷各族素來兇狠殘暴,歷朝歷代都與他們多有紛爭,大興自然也不例外。
自興太/祖聶戰立國以來,歷經高祖聶國林、太宗聶廣元、寧王父親高宗聶弘邦四朝。
其間雖偶有小禍,但幾位皇帝都是勤謹之人,宵衣旰食,勵精圖治。
大興自太/祖、高祖之後,日漸興旺。
自然的,也就引來了邊疆外族夷人的覬覦和窺探。
尤其是近二十多年來,且不說內部朝堂爭端,單就國勢而言,大興堪稱風調雨順,國安民康。
邊疆百姓的日子自然也是越來越好,引得西北蠻夷羨慕不已。
才會有夷人常年騷擾邊疆,危害百姓,掠劫財糧。
寧王少年時便往駐守邊疆,二十多年來一直與夷人交鋒,少有敗績,在軍中素來享有盛名。
將士們提起他,沒有不稱讚的,只除了一點——
寧王為人太過仁慈。
這是自然的,寧刀刀自小是將這個兒子當做未來皇帝培養的,當然不能讓他有濫殺的名聲。
所以,對被俘的夷人,寧王一向寬大為懷,少有殺俘虐俘的行為。
除了少數有身份的夷人會被自己的部落贖回去,其他的夷人一向都是被押送到鹽場、石場等地為奴。
這樣既能保全他們的性命,又能讓他們沒機會再危害大興百姓。
但世事兩難全,即便寧王仁心,其間還是有幾處鹽場出過事,損了一些兵士和百姓。
但是,自星行大師去世之後的這兩年多時間裡,寧王性情大變。
不僅在朝堂上逐漸強硬,對戰俘也不再似往日般仁慈。
所有俘虜來的夷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部被他下令秘密處死。
不但如此,原先那些被俘的夷人,也無一倖免。
只是,此事他做的極為隱秘,下手的也全部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外人根本無從知曉。
否則此事傳到朝堂,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直至他登基前夕,朝堂上都罕有人知曉此事。
但江七卻是清清楚楚。
原因很簡單,他就是負責處決夷族俘虜的那個儈子手。
不只是他,還有譚四,亦是如此。
這些事,他們並沒有向沈伯謙隱瞞,封老頭帶回來的信中,說的清清楚楚。
沈伯謙並不想責怪他們什麼。
不管在什麼時候,即便是在現代社會,戰爭都是難以想象的殘酷。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沈伯謙不想讓他們做聖父聖母,更何況,他早已經沒有立場去責備任何人。
這兩年來,他也曾懷疑過自己的決定,也曾試圖找出別的方法來化解未知的災禍。
但最終,他不敢冒這個險。
要絕對的避免自己的妻兒遭受魔鬼屠戮的方法,就是自己成為那個屠魔者。
即便,這要他自己化身為魔,沈伯謙也決定賭一把。
事實上,他已經開始嘗試了。
兩年多來,他跟最金一山等人一共去過邊疆兩次,打的都是給楊風送東西的旗號。
當然了,他這個清水候並沒有出面。
畢竟從明面上來說,他無旨是不能離開青州府的。
但這不妨礙他偷偷的出來。
每次給楊風帶的東西也都是好東西。
防刀箭的紙甲、糧食肉糜、草藥衣裳,沈伯謙從不吝嗇。
如今,邊疆眾多年輕的將領中,就數楊風在低層軍士中最吃香了。
沒別的原因,跟著他,不但能打勝仗,吃穿也比別處的好。
當兵的也大都是普通人,沒有那麼高的思想覺悟,基本上最認可的就是兩件事:
一是主將勇猛,能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