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想當年,自從屢屢將那個棒子同學的臉踩到地上後,不少同學前赴後繼的來挑戰。
有個吃貨堅稱法國菜和日本菜才是絕品,中國菜根本不入流。
沈伯謙照樣還是不做回應,然後耗費了整個暑假的時間,請人教他學習研究中國的菜系發展。
暑假結束,他以一篇聲情並茂的中國飲食發展簡評論文征服全年級。
順道,還拿出一鍋他自稱為“非常不入流”的滷湯。
中國菜的精品你們也不懂的欣賞,我也懶得伺候,就拿這不入流的東西給你們嚐嚐吧。
別看不入流,照樣饞死你!
一幫人圍著一鍋新鮮出爐的滷味,吃的舌頭都快吞下去了,
而那位吃貨同學,吃的尤其誇張,自此,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提“不入流”這幾個字。。。。。
這一次,沈伯謙準備拿出來還劉家恩情的就是曾今在異國他鄉大放異彩的滷湯。
這個世界飲食業雖然發展遲緩,但託漢代商路和東吳航路的福,從世界各地引進的東西還真是不少。
在這個小小的清水縣,他沒費什麼力氣就差不多找齊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甚至還在一家賣花草的店裡看到了被稱為火紅果兒的辣椒!
店主一個勁兒的跟他強調,這玩意兒有毒,能把人眼睛毒瞎。。。。。
沈伯謙看著被拔了仍在院子一角的幹辣椒棵,實在無力吐槽。
眼睛是毒瞎的還是本來就瞎呀?
有了這些東西,加上上輩子假期三十多次嘗試積累出的經驗。
還有滷味在國外依舊引來眾多追隨者的事情墊底兒,沈伯謙有信心一鳴驚人。
不過考慮到清水縣地處三州交界,人口構成複雜,人們口味也比較參差的情況。
沈伯謙決定,給劉家提供三種不同口味的滷湯方子。
為了確保配料精準,他還專門花了一千八百文錢買了一杆精緻的小銅秤,看的馬大姨父嘴角直抽抽。
☆、第19章 登門拜謝
18…登門拜謝
“你就拿這些東西去劉老爺家?”馬大姨父看了看沈伯謙揹著的藥材和香料,還有一包火紅果兒,覺得這事兒不太靠譜。
“今天不拿這些,先去買點兒好的點心果子去劉家道謝,這些等在家弄好再給劉家送來。”
沈伯謙想著,既然馬大姨夫擔心,這劉家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想法,倒不如弄點兒成品出來,事情就好辦了。
馬大姨父才鬆了口氣,點頭道:“這樣最好,先帶些點心果子去看看,不然這麼久不上門,豈不寒了人家一片心。”
“大姨父說的是,這縣裡的點心果子鋪哪家最好?”
他一問,馬大姨父笑了,“你可算是問著了,整個清水鎮最出名的點心鋪子叫“吉祥點心”,不過,這鋪子的東家就是劉老爺。。。。。。”
“啊?”這個沈伯謙倒是沒想到。
“那你看要不要去別家鋪子買?”馬大姨夫故意問道。
“倒也不必,點心果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的心意,哪有明知有好的不買,反而去買次一等的道理。”
“恩,說的對。”馬大姨夫讚道,小楊風跟在後面也暗自點頭。
三人邊走邊聊,不一會兒就到了吉祥點心鋪。
果然不錯,人來人往生意興隆,小二不停的把打包好的點心果子遞給客人。
沈伯謙他們先轉了著看了看,就這麼一個小縣城來說,鋪子裡的東西的確不錯:
一是種類不少,蒸制的、酥皮的、油炸的。。。。。儘可選擇;
二是定價合理,高、中、低都有,即能滿足有錢人的需要,一般的人家也不是完全買不起;
三是在細節方面頗費心思,同樣的點心果子,還可以分為油紙裝、紙盒裝、和木盒裝,那一排木盒,雕刻的頗為精緻,用來送禮,很有體面。
“三位面生,第一次來吧,我們吉祥點心可是遠近聞名,要不要我給各位介紹介紹?”看著三人轉了一圈沒能作出決定,候著的小二迎了上來。
馬大姨父問沈伯謙道,“謙兒,你說呢?”
“那就介紹一下你們這裡上好的點心,也讓我們長長見識。”沈伯謙淡然道。
“好咧,三位客官,這邊請。這是本店的鎮店八件兒,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桂花香糕、栗子糕、棗泥菊花酥、核桃酥、豬油松子酥、鮮肉酥餅、山楂酥餅、酒釀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