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頁)
小改建,村裡不少人都去幫忙,這活兒也不多重,一般管了飯就是了。
可沈伯謙卻從來少不了大家的工錢。
即便你自己不拿,他也一定專門派人給你送家裡去。
似乎是,他有意識的跟李家坪眾人在熟悉的同時保持著一種距離感。
第一次發現他這麼做的時候,劉若蘭並不太理解。
沈伯謙明明也說他是打算正在李家坪常住的,為什麼又要故意製造這種疏離感呢?
大家感情好了,相處起來不是更好嗎。
但,很快她就想明白了沈伯謙的過人之處。
李家坪不是沈家坪,整個李家坪除了沈家大院裡的人,都是姓李的或者姓李的人的親戚。
沈伯謙一個外姓人,即便有功名在身,若是風頭太過,也並非什麼好事。
自古以來,鄉間異姓相鬥,兩敗俱傷的事情層出不窮。
而沈伯謙的舉動,在讓李家坪眾人對他心生好感的同時,卻不會有李家坪的未來將會被外姓人取而代之的危機感。
這樣一來,大家相處的自然也就分外和睦、融洽。
這是劉若蘭自己想了很久才明白的道理,後來二人熟悉後,她還專門向沈伯謙印證過。
沈伯謙也給了她肯定的答案,而且他還說,這個決定,是在他知曉母親亡故,決定獨自留在李家坪的那一刻做出的。
後來,劉若蘭向劉老爺提及此事,劉老爺一想便明白了,對沈伯謙讚不絕口。
就算是他兩世為人,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年輕人的清醒通透。
這種人,做生意,沒問題,
一個有能力而且心思通透的人,對一個剛開始起步的家族來說幾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一點兒,出身皇商世家的劉老爺是再明白不過的,所以他自小也是這麼教導女兒若蘭的。
而沈伯謙自己也很自信。
他的自信一方面源於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老婆做他的堅實後盾。
雖說是他暫管劉家生意,但若蘭也不是就此不聞不問的,大的方向老婆指揮,自己也就是跑跑腿兒。
為了定下哪些事兒他做決定,哪些事兒要麻煩老婆,小夫妻倆足足討論了兩天。
此時此刻,二人都是胸有成竹。
隨著沈伯謙背後珠簾後面蔣英一句“各位掌櫃的可以開始回事兒了,按老規矩”,偌大的客廳裡才又有了響動。
一位身材精瘦,四十歲上下雙目炯炯有神的男人率先站起來,有條不紊的說了起來。
到大掌櫃這個級別的,彙報的自然不會是什麼細枝末節的東西,都是轄內生意的整體情況。
沈伯謙仔細聽十幾個人說完,迅速提煉出重點。
其實,雖然各位掌櫃負責的生意行業不同,區域不同,但彙報的主要內容其實差不多。
總結來看,就是:
去年的生意做的怎麼樣,毛利多少,刨除營業費用、稅費等各項雜費後,淨盈利多少。
去年經營情況比起前年是好了還是差了,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完善或改進的意見。
對今年生意的計劃,以及盈利目標。
還有就是人員變動情況,以及需要東家這邊支援的一些資源的增補。
十幾位大掌櫃輪番說完,沈伯謙聽的連連點頭。
最後一個,也就是羅廚子說完所負責的酒樓的經營情況,以及新開兩家酒樓的計劃後。
沈伯謙點頭吸氣,閉上了眼睛。
一瞬間,大廳又陷入了冷場的蜜汁尷尬沉默之中。
幸好,很快他就睜開了眼,語速平緩的說道:“大家可能也知道,我從來沒沾過生意上的事兒,是個地地道道的外行。
好在今天時間不急,我就耽誤大家一會兒,請各位指點我一下。”
說完沈伯謙起身,一個眼色過去,一直站在一邊的趙福一拍手,兩個夥計抬著一塊黑漆漆的木板放在大廳一側。
沈伯謙轉身拿起身後桌子上的一個木盒,走到黑板前,又從木盒內抽出一根白色的東西,在黑板上輕輕一點。
隨著一聲清脆的點選聲,黑板上出現了一個小白點兒。
“各位都是行家,我初來乍到,說的若有不對的,請儘管指出來。”
沈伯謙這麼一說,各位掌櫃的自然是連道不敢,他也沒再堅持,笑著道:
“來之前我先看了一遍各處前年和大前年的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