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4 頁)
,還不相上下。
姥爺那叫一個高興啊,咱這寶貝外孫,真是給我老陳家長臉。
又能讀書,又能下地,村裡誰能比得了?
姥爺高興的還不止這一樁。
今年的大豐收也讓他喜的合不攏嘴,種了這麼多年地,這麼好的年景真沒遇到幾個。
不過,秋收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但這些都要聽外孫子的,看他怎麼說。
沈伯謙倒是仔細研究過,今年豐收,豐年谷賤。
照史書中記載,這時候官府就會出錢收購糧食儲存起來,以備災年之用。
老百姓大多沒什麼經濟來源,但家裡又少不了花錢的地方,就算不願意也不得不賣些糧食換銀錢貼補家用。
不過,他卻沒這個難處,所以今年收的這些糧食他沒想賣。
一是他想做深加工,需要原材料。
二是因為,不久前他去縣城買東西,去劉家問候時聽說了一些事。
劉老爺不知是否有意,說從西北那邊幾個商家那裡聽說的,邊疆最近局勢不穩,他打算囤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讓沈伯謙幫他留意一下。
沈伯謙自然是滿口答應,但一細想,這事兒還真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古代囤糧絕對不是什麼壞事。
但,怎麼囤?囤什麼?囤在哪兒,這都要考慮。
這得跟幾位老人商量商量再說。
至於其他人家,先看看吧,一是人家確實需要賣糧換錢。
其次就是,這事兒也只是劉老爺的一句話,自己要是大張旗鼓的宣揚,萬一被人說造謠生事就麻煩了。
閒聊的時候倒是可以帶一下,有心的自然會注意。
只是,以後也留意一下這類的資訊。
古代可不比現代,真有個兵荒馬亂什麼的,躲都沒處躲去。
一定要早做打算,這可是一大家子人呢。
不過,還沒等打聽出什麼實在的東西,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早上一覺醒來,家裡靜悄悄的。
本來他還沒覺得怎麼樣,不過一開門就知道事情不對。
廚房那邊沒有大姑小妹她們早上做飯的聲音;
而且,內院的門還關著呢。
以往這時候,內院門肯定是敞開的,早就有人在潑水掃院子;
姥爺跟楊大爺也要出去遛彎兒打草餵牛;
剩下的,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的去山上鼓搗一陣子,基本都能帶只野雞、野兔什麼的回來加餐。
但今天,這氣氛明顯不對啊。
沈伯謙抄起豎在牆邊的扁擔,剛要出去看看,就覺得脖子一涼。
我擦!
刀!
什麼情況?
瞬間反應過來,沈伯謙暗自罵了一句:丫要是跟那四個貨沒關係,我腦袋切下來——
別、別、別切,還是留著吧,還要吃飯出氣的。。。。。
缺了這個日子不好過啊。
兩輩子頭一回被人從背後拿刀指著,感覺也是real複雜。
調整情緒,沈伯謙自覺冷靜的開口道:“我能說話嗎?”
一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