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怎麼你們都不叫四條和七餅的名字呢?我取的這倆名字不好聽嗎?”
他這話一出口,就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悶悶的“哼——”。
二人自然不敢說他取的名字不好聽,只是笑著支吾了過去。
沈伯謙沒難為二人,轉頭去問楊風都帶了什麼禮物給楊大爺他們。
兩人一路聊著,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李家坪。
不過,此時夜色已經完全籠罩了大地,家家戶戶都亮著昏黃的燈光。
在清水縣這個小盆地,快五月份的天氣,白天已經開始有些熱了。
但晚上的溫度卻是剛好。
此時又過了飯點兒,跟冬天或是初春不同,大家不再窩在家裡,都出門聚在一起閒聊。
這類的聚會,沈伯謙也好奇參加過一兩次。
但話題他就實在沒什麼興趣。
男的聚在一起,話題除了老婆孩子,就是地裡的莊稼,順帶著吹吹牛之類的;
女人的話題則更單一,除了八卦基本什麼都沒有;
相比之下,小孩子們的休閒方式倒是更有趣些。
鬥草、鬥蟋蟀、抓石子兒、爬樹掏鳥蛋、玩蚯蚓。。。。。
實在不行,三五一群的跑、跳、鬧也能玩的很開心。
不過,這些他都只能看看罷了。
想著想著,他們的牛車進了村,一到村口就被人看到了。
沈家牛車的出現,瞬間引爆了李家坪村民的熱情,片刻之間就圍過來不少人。
沈伯謙去青州府的事只跟里正說了一下,其餘人本來都是不知道的。
出發那天他又起了個大早,也沒什麼人看到。
只是,倆人這麼多天不在,村裡人當然不可能沒注意到,難免會議論。
沈伯謙早就交代過,這事兒不用瞞著。
所以一有人問,楊大爺、徐大姑還有小妹她們就照實說,說沈秀才帶著楊風去了青州府辦事。
這沒過幾天,大家夥兒就都知道了。
青州府,那可是大地方!
村裡去過的人一隻手都數的過來,這沈秀才也不知道幹什麼去了。
這大概是村裡這段時間最大的八卦。
所以他這一回來,大家夥兒都忍不住圍了上來。
都想看看,這沈秀才去了一趟青州府,有啥不一樣的了?
這一看還真是,光是這衣裳就夠氣派的。
雖說還是帶著孝,但這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兒也就是這派頭吧。
再看楊風,當初餓的瘦不拉幾的,你還別說,這一打扮,還真是怪俊咧。
這麼多人圍了上來,沈伯謙少不得下車跟大家打聲招呼。
見到人群裡有幾個村裡的老人家,沈伯謙跟往常一樣,一一行禮問好,笑著應答。
正說著,幾個學堂裡的小孩兒擠了進來,眼巴巴的看著他。
沈伯謙笑了笑,讓楊風把準備好的一罐子蜜餞糖粘拿出來,給他們每人抓了一把。
又對圍觀的眾人解釋說,這是他去府城前跟孝正哥說好的。
他去府城這段日子孝正哥一個人照看學堂這些孩子們,他有點兒過意不去。
就說回來一定要給他帶點兒東西。
但孝正哥卻說,他一個大人要什麼東西,他要真想帶,就給學堂裡的孩子們帶點兒。
所以他特地帶了些筆墨紙硯,還有蜜餞糖粘,明天一併交給孝正哥。
看哪些孩子這段時間表現好,就發些筆墨紙硯作獎勵。
至於蜜餞糖粘嘛,人人有份。
還特別說明,今天在他這兒拿的不計數,明天去學堂還有。
幾個小孩兒喜笑顏開的鞠躬道謝後,一溜煙兒跑了出去,顯見是跟小夥伴們顯擺去了。
這時大家夥兒也注意到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幾個生人。
自然有人好奇問起。
沈伯謙也沒避忌,只說譚江二人是因為家裡有事,來他家暫住的。
至於二王,是這次去府城,一個朋友聽說自家買了山卻沒人打理,就勸他買兩個人用,也省得常年僱人麻煩。
他想了想倒也便宜,就趁著朋友家買人的機會,挑了倆人。
一聽這倆壯漢是沈秀才買回來做工的,大家夥兒又炸了。
李家坪誰家買過人吶?里正家裡沒有啊!
這在咱們李家坪可是頭一份,這不是成了地主老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