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門內城,便是第二甜水巷,更是人來車往,駢肩疊跡:稅務局、酒肆、靴店、巷陌路口的香飲店、鮮切花店、觀音院、冥紙鋪、烤餅爐、老孫家羊肉鋪,一個挨著一個,裡面都是人滿為患,忙得熱火朝天。
寬闊的街道兩側,是鋪著磚石的排水溝渠。路上的流動攤販更是數不勝數:送外賣的、剃頭修面的、搖旗算命的、販馬販鷹的、鬥茶鬥雞的。兩個耍把式賣藝的爭地盤,扭打在一起,醜態畢現,三五十人圍著起鬨笑鬧,也沒人管。
武松和潘小園目不轉睛盯著打架那兩個人,再互相看一眼,眼中都是一個意思:武功這麼爛,還敢當街丟人現眼?
那趕騾車的知道兩位客人不是本地,只以為他們心慌害怕,半是自豪,半是賣弄,笑道:“客人莫慌,城裡熱鬧,成天有些小打小鬧,不新鮮!”
再拐一個彎,車子直奔北去,遠遠的看到個路東矗立著一座高樓大廈,足有五六層,飛橋欄檻,珠簾繡額,繡旆相招,掩翳天日,裡面絲竹悅耳,歡聲笑語直飄下來。
那趕車的笑著介紹:“這是咱東京城最大的白礬樓,小的辛苦趕一年車,能去裡頭吃頓酒。”
潘小園讚歎兩句,好奇問道:“怎的這樓,底下三層都是陽臺,四層五層卻連窗子都沒一扇?”
那趕車的指著另一邊,笑道:“娘子你看,對面是什麼?”
潘小園扭頭一看,路西隔街高牆朱門,還守著不少精神筆挺的保鏢。猶豫著問:“這是……誰家的大宅子?”
那趕車的哈哈大笑:“白礬樓五樓的窗子要是開了,官家的一舉一動,今兒幸了哪個娘娘,明兒罵了哪個大臣,可都讓咱們小老百姓看見嘍!”
潘小園:“……”
書法家皇帝竟然如此親民,隱私都難以得到保障。
他就沒聽說過山東梁山泊的土匪好漢們,整天唸叨著“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只可惜李逵李大哥沒見過東京大內這麼寒酸的樣兒,否則只怕早就揣著板斧下山了。
扭頭看看大內,又回頭看看白礬樓,心潮澎湃。此前她一切對於“開酒樓”的憧憬,都比不上這座現實酒樓對她的震撼。生意做到這份上,不枉一生了。
一眨眼的工夫,大內皇宮就過去了。潘小園意猶未盡地眺望一番,忽然餘光一瞥,整個人僵住了。
視野裡出現一座勻稱挺拔的褐色佛塔,在溫和的冬日陽光下熠熠生輝。
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開封鐵塔!”
那趕車的聽了,笑道:“娘子說得差了,這是開寶寺塔,不是鐵的,是琉璃磚。”
潘小園捂著臉,簡直想原地跳一圈,心裡說:“在後世我們管它叫鐵塔,門票四十塊人民幣,學生半價。”
武松見她驚喜讚歎的模樣,也忍不住笑,低聲提醒一句:“別忘了我們是來幹什麼的。”
潘小園“嗯”一聲,強迫自己平靜下來。今天這趟車,不是開封一日遊,而是要去北外城的風門拜山頭。他們手裡還拿著武松的半輩子積蓄,此次談判的成果,直接影響著此後她在東京的發展前途。
再往遠了說,她是來給梁山建立暗樁的。既要隱姓埋名,又要爭取打入上流社會,探聽朝廷“剿匪”的風向。任重而道遠,初始團隊只有八個人,起始資金只有一千貫,怕是還不夠在剛才那個白礬樓包一夜場的。
更別提……偷眼看看武松,兩人身上還有個不能多說的重擔。宋金之盟,江湖密信,周老先生的囑託。
心裡一平靜,再看周圍的市井風情,就顯得沒那麼吸引人,多了些置身事外的冷靜。
此時騾車沿馬行街往北,過了大內,街上便又多了不少亂象:抱大腿的乞丐神出鬼沒,年輕婦人蓬頭垢面,抱著小孩跪在十字路口,逢人便磕頭,面前一張寫滿辛酸故事的紙,上面壓著個小破碗,碗裡寥寥幾個錢;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小夥子,剛剛被從大宅院門口打出來,倒在街上哭鬧撒潑,一堆人圍著看。
街角的“望火樓”——相當於巡邏警戒的消防局——此時空無一人,樓裡胡亂堆著水缸水盆。
李慶家幞頭店門口,讓幾個明顯是混混潑皮的漢子圍住,其中一個手伸出來,大約是在討保護費;而街道另一邊,幾個無所事事的巡邏士兵對此視而不見,反而圍在一起非法賭錢,軍容不整,醜態百出。聽到騾車駛過的聲音,幾個兵卒抬頭一看,見車上坐著個俏麗小婦人,面前沒遮沒擋的,都是眼睛一亮,肆無忌憚地盯著她看,其中一個吹了聲口哨。
武松輕輕瞪了一眼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