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4 頁)
大師,授予“翰林”、“侍詔”的身份,領取國家俸祿,研討學習,專工書畫。而太上皇趙佶則是當之無愧的博導級院長,據說曾經七日七夜待在院中進行學術探索,不知疲倦。在他的親自領導、執教和關懷下,畫院走出了米芾、王希孟、張擇端、費道寧、戴琬、王道亨、韓若拙、趙宣等書畫名家,為中國藝術史新增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旁邊幾個小官吏都知道她秉性,又逢迎巴結,聽她這麼一問,搶著回:“沒,沒撤!夫人要裁撤畫院不是?下官們立刻去辦……”
潘小園連忙叫停:“不不,這個可以留下。養幾個畫家,置辦幾套筆墨顏料,又花不了多少錢。”
頓了頓,還是要確認一下,又加一句:“是伐?”
眾吏笑道:“這倒是。”
“勞動最光榮,要吃飯得靠自己的雙手。讓太上皇去書畫院當個畫師、講師什麼的,每月按翰林待遇給他發俸祿。要是有佳作出來,再發獎金。以後讓他學會自食其力,要想吃八菜一湯,得拿作品來換。”
眾吏面面相覷。潘夫人簡直大雅若俗,書法繪畫這種藝術活動需要靈感堆砌,哪能像做飯燒菜一樣定量產出呢?要是太上皇在位的時候,聽到她這麼一句褻瀆之言,可要龍顏大怒了。
潘小園假裝看不見大家的怒火。自己又不是沒經驗。手速是練出來的。過去的撲街寫手潘六姐,追求靈感追求風格,還不是一天寫不出幾百字。然而當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也能奇蹟般的日更六千了。
然而那都是久遠的過去了。嘆口氣,謙虛地想,現在的自己,除了給人講講故事、賺賺錢,也沒什麼其他特長了。
意氣風發地拍板:“就這麼定。太上皇初學賺錢,可以適當優待,每個月發雙倍獎金。”
然而生活水準下降的不止太上皇一個。聽得留守東京的梁山兄弟們彙報,大軍的伙食標準這陣子一路下降,從一開始的頓頓有肉,眼下又淪落到麵餅鹹菜雜糧粥的待遇。好不容易吃慣了乳酪,乳製品價格又瘋長,馬上又吃不起了。
秘密囤貨的事情沒讓別人知道。大家都以為她還在挖空心思的想辦法。連岳飛都派人來問,說物價漲得實在離譜,師姐若是實在沒奈何,要不要重新考慮一下印錢?
公孫勝派了個小道童來找她,說強力火藥與金屬炮筒的研究進展飛速,只是眼下原料奇貴,一年的研究經費,恨不得幾天就給敗光。要是再這樣下去,叫貧道如何自如地煉丹?大宋的科技發展眼看就要止步不前。
連水夫人都託人給她帶信:潘老闆,給點活路?
只有御史中丞秦檜替她說話:“潘夫人是生意場上的老手了,比我們這些書呆子有經驗,大夥要相信,假以時日,她一定能想出解決之道。”
不得不承認,秦中丞還是有眼光的。潘小園咬牙等到將近月底,挑個天氣晴朗的黃道吉日,把點心鋪團隊召集起來:“今天行動。”
同時用兵牌調來自己的五百精兵:“城內各處維持秩序。”
等到卯時鼓響,晨霧漸散,京城各處“公私合營”的幾十處酒樓商鋪一齊開門,裡面是橫七豎八堆著的大批生活物資,通通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統一拋售。
鄆哥吼著大嗓門,竭盡全力的吆喝:“上好的白米,只要一千六百錢一斗,多買打折!——客官要絲麻不?小的這裡也有優惠價……快來瞧,快來看,錯過了後悔,全城最低價!”
眼看眾官兵還在猶豫,潘小園氣急敗壞,命令:“追!”
不敢拂逆她,一聲號令,左右分頭,小巷子裡截住一個打人的。
“說!誰派你們來的!”
潘小園在一旁煽風點火:“不說?我這兄弟怎麼傷的,就讓他們以牙還牙,十倍還在你身上!幾位公差大哥,先卸他一邊肩膀再說!”
小夥子整天就惦記著印錢。忽然想著,什麼時候得開個宏觀經濟班,把自己這些朋友兄弟們好好培訓培訓——這個勞動量太大,需要從長計議;但可以先派小貞姐兒過去,給岳飛補補經濟課。小姑娘肯定不會嫌累。
胡思亂想一通,還是狠下心回:“印錢容易,咱們能買到東西了,可咱們越買,商販們嚐到甜頭,愈發抬價,但吃虧的不還是百姓麼?讓嶽統制再堅持一陣子,我定會給大傢伙一個答覆。”
扛住各方壓力,依舊秘密囤積市面上可買到的一切糧食、絲棉、油鹽,每天監控物價浮動。
商戶們樂得看到物價飛漲,約好了繼續囤貨,大夥十分有職業道德,沒有提前拋售的。米價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