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3/4 頁)
黃門,便是他最寵的這位三皇子。趙楷二十出頭年紀,乃備受寵愛的王貴妃所出,相貌俊美,才思敏捷,琴棋書畫無有不通,小筆花鳥的造詣更是直追乃父,比那個木訥簡樸、優柔寡斷的太子趙桓要討喜得多。
趙佶對這位三皇子寵愛有加,破例封了他太傅,任命為提舉皇城司,還給了數千禁衛軍——大宋建國以來,從沒有親王得此待遇。
而今日御駕幸金明池,身邊帶的也是他,而不是太子趙桓。
因此風向也很明顯了。朝中一多半大臣,早就私下裡都預備著“改立太子”這檔子事兒。而趙楷本人也心知肚明,更是抓緊一切機會,在父親面前刷好感度。
一首小令抄完,微笑著呈上去:“請父親指點。”
歌伎們識趣地放輕了聲音。趙佶正待開口,忽然聽到畫舫外面一陣人聲,似乎是有人吵架,蓋過了湖面上的潺潺水聲,遠處的鳥鳴也聽不見了。
不悅道:“怎麼回事!”
立刻有小黃門出去看了下,稟道:“是……是皇城司那邊的人,說相國寺失火,恐驚擾聖上,因此遣人來問安。”
趙佶不滿:“相國寺失火,朕能有什麼意外!”
也真受夠了這幫人的官僚主義了。趙佶心知肚明,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平日裡京城有個什麼重大事件,譬如火災殺人案,底下的官員為了顯得盡職盡責,都是要第一時間稟報他;如果是夜裡出了大事——譬如上次臺獄被劫——那第二天一定有人催他早朝,就為了把這件已經發生、無可挽回的事情再重複一遍。有時候幾個部門爭先恐後的來,彙報的都是同一套東西,煩不勝煩。
他才懶得面面俱到地管這麼多事,不止一次指示開封府,自己解決就行,用不著每次都呈奏本。可偏偏朝中大臣都跟他唱反調,說什麼不能“怠政”,說官員盡職是好事,要多加鼓勵。
趙佶嘆口氣,摸摸自己的小肚腩,可惜生在帝王家。尋常老百姓家裡哪有這麼多破事兒!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世間萬物都有自己運轉的規律。要他管!
但不管不行,身邊有人嘮叨。
只好指示一句:“指揮救火……別燒太多民宅……誰的責任,有罪的拿送法辦……”
陳詞濫調。非要從他口裡說出來,那些大官小官才滿意。可笑不可笑。
誰知皇城司對這句話的還不滿足。畫舫外面,隔著幾尺的水,低頭稟道:“眼下時局不穩,刁民們不願上繳財產,和官兵偶有衝突,恐會鋌而走險。微臣只怕是有兇徒伺機作亂,還請聖上早些回宮,休要在外面多耽。”
自稱“微臣”,其實是鬍子花白的老臣了。一面說,心裡一面想,想當年先皇哲宗啊,遇到這種事,早就自覺取消遊玩行程,回宮坐鎮指揮了。可這位呢,倒顯得他出現在此處是個錯誤了。
不敢露出不滿的神情,再請一句:“聖上?”
裡面童貫大聲呵斥:“等一會兒不成麼!沒見官家正忙!”
趙楷從容起立,溫文爾雅地吩咐一句:“今日官家擬去玉清宮為國祈福,總不能半途而廢。但官家安危是第一要緊的,這樣,調一千御林軍來金明池沿岸守護,保衛御駕。”
趙佶對這番應對滿意之極。不愧是他親兒子。這當口擺駕回宮,豈不是掃興!
趙楷是眾多親王中唯一有兵權的。他這麼一吩咐下去,外面的人連忙照辦。
畫舫裡面,雅興又起。幾個趙佶的心愛大臣各自獻醜,就著良辰美景,做出詩詞無數,稱頌宋家萬里江山,引得一片掌聲。當場就令歌伎們唱出來。
誰知沒痛快多久,又聽得外面搖櫓喊號子,來了一艘快船。
“——殿帥府急報!”
歌聲戛然而止。趙佶簡直要崩潰了。就不能好好讓他聽完一首麼!
他知道殿帥府裡的是誰。高俅高太尉,端王時期老夥計了,從來不給他添麻煩。今天是怎麼了?組團來給他找不痛快了?
“怎的,高俅又有什麼事了?”
外面的聲音微微顫抖:“不是高太尉……是、是高太尉……”
“有什麼了不得的事,讓他親自來給朕解釋!”
外面的小黃門鼓起勇氣,一口氣說:“殿帥府急報,高太尉遭人行刺……”
趙佶臉色一變。還是很關心這個從年輕時代就一路跟著他的球友。
“高太尉怎麼樣了?”
“不知道……殿帥府……闖進賊人……封了……我們進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