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3/4 頁)
出了自己的想法。
之後曹盼召見他,在他的想法上給予補充,如今的夏侯玄正是按照與曹盼最後商議定下的方案實施的,所以,成果也是驚人的!
至此,高句麗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大魏也迎來昭寧七年!
昭寧七年三月,魏昭寧帝言意興兵蜀漢,一統天下!所有人聽著都有一種終於要來的感覺。自曹盼登基從不輕提興兵之事。因建國之初,在於安定朝局,撫卹百姓。昭寧七年以來的幾場大戰,除了與蜀漢平分江東,餘下皆非大魏朝主動挑起,無論是對蜀漢之戰,或是高句麗,都是旁人來犯,曹盼才會反擊。
國富民強,糧草充沛,兵甲齊備,將士強悍,這樣打仗才有勝算。顯然,在昭寧四年蜀漢之戰後,所有心存異心的世族皆被曹盼殺得乾淨了,眼下活下來的世族,在司馬家與陳家,還有那些因為與蜀漢通敵被殺的人頭警醒之下,都還算是安份的。
“陛下,大魏這三年都在備戰,蜀漢亦然。當日蜀漢從陳倉退兵,皆因李嚴畏諸葛孔明拿下長安,功高蓋主,這才使劉禪下詔令諸葛孔明班師回朝。諸葛孔明回到成都之後,即將李嚴貶為庶民,眼下大權在握。其引山民入城,使蜀漢兵力大漲,這三年來諸葛孔明也在練兵,聽聞諸葛孔明創八陣圖,集先人之長,十分厲害。是以哪怕大魏不出,諸葛孔明也一定會再興刀兵。”
楊修丁憂後返朝就面臨著大戰在即,楊修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一一與曹盼提及,曹盼道:“德祖雖丁憂在家,對時局很是明瞭。不錯,我們在休養生息的準備要大幹一場,諸葛孔明也同樣是。這一戰,必是決定天下時勢之戰。且看是大魏贏了蜀漢,還是蜀漢贏了大魏。”
一戰決勝負,曹盼就是打算打完這一戰,來一個了結。
“所以,舉國出兵,這一戰,咱們該想的是怎麼打。”曹盼指著那放著的輿圖。
“高句麗已定,只需留一部份兵力在駐守,北地這三年來與各族的往來,如今他們的日子也漸漸好過了,不會想不開的在這個時候與我們動兵,涼、並、幽三州也只需小許兵力留守即可。出兵,出兵發往何處?如何動手?這第一仗關乎士氣。”
曹盼一字一句地說著,也是在提醒著他們,讓他們都想想,這場戰究竟的該怎麼來打,怎麼打,才能夠讓大魏獲取最大的利益。
“蜀漢各地的守將,漢中守將乃姜維,廬陵郡是原江東之的將軍諸葛瑾……”秦無一個個郡地把這些人的名字說來。
“臣以為,不防以三路兵馬同出。”夏侯惇將自己的意思提出,指著輿圖道:“廬陵、宜都、梓潼。”
對此被專門請進宮來商議出征事宜的荀攸搖頭道:“分兵出擊,蜀漢以益待勞,初戰不宜。”
曹盼道:“朕也是這般認為。首戰要鼓舞士氣,朕的意思是,全力出擊,先拿下梓潼。”
指著漢中之後的梓潼郡,曹盼道:“巴西已在大魏境內,再奪下梓潼,斷漢中之退路,困姜維於漢中之內,朕倒是要看看,這漢中,蜀漢是救還是不救?”
“首戰之後,再分兵,讓張遼將軍興兵廬陵,宜都之郡,交給曹永。”曹盼繼續地說著她的打算。
荀攸道:“張遼將軍昔日與孫權交手多年,深諳水戰,張遼將軍出戰,甚好!”
便是同意了曹盼這樣的安排,曹盼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多年積蓄,陛下放心,糧草可供我軍民食用三年。”司馬末這個戶部尚書給了曹盼一個數字。
“那就把糧草都準備好了,這一戰,縱是要耗,也要耗贏蜀漢。”曹盼顯然對此戰誓在必得。
“是!”齊齊地應下,曹盼又與他們再次商量了行軍之路,如何安排,糧食置於何處,他們糧草充足,蜀漢這幾年也在推行兩季稻穀,雖然人沒有大魏多,地也沒大魏廣,諸葛亮引山民下山,納入蜀漢,山民吶,可別小看了他們。
天下流離多少年,多少人因為不堪戰亂而逃入深山,昔日孫權做過同樣的事,致使江山兵力大漲,如今諸葛亮也如此作為,只會比孫權有過之而無不及。
“準備好了,秋收之後,發兵!”
大事都已經定下了,餘下小事,兵行之時再說也無妨。況且,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打戰打的就是隨機應變,要是什麼事都是先知道了,這場戰也就沒有必要打了。
“陛下是要親征?”荀攸沉吟了半響把這話問了出來。
曹盼一看過了過去問道:“朕自是要親征的。朕還會帶阿恆一起去。”
這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