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頁)
“她如此討你喜歡?”荀彧問了一句,荀夫人反問道:“你難道不喜歡她?”
荀彧道:“明心者,心志堅韌,不易改之,心懷天下,志向高遠,品性高潔,萬中無一。”
這樣高的稱價出自荀彧之口,荀夫人也是面露驚歎,“我還是第一回見你這麼誇讚一個人。”
微微一笑,荀彧道:“她更像夫人,而又得丞相之優!”
一句得丞相之優,便是言之曹盼不類曹操那些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品性。
“她也是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人。”荀夫人補了一句如是說。
荀彧道:“縱如此,人不犯她,她不犯人。”
送上門來找教訓的人,曹盼絕不輕饒,但是,她不會主動去找別人的麻煩。
荀夫人看著荀彧這麼誇著曹盼,昂起了頭笑了笑,“這麼說,你也覺得收下這個弟子甚好。”
面對枕邊人,荀彧露出了一抹笑容,答了一句善!
荀夫人眉開眼笑的,暗想要是曹盼知道荀彧這麼誇她,一準要樂瘋了。她清楚得很,曹盼心中對自家夫君的推崇與恭敬,只怕連對曹操都沒有。
“娘子,江東傳來的訊息。”荀彧夫妻提及的曹盼,此時收到了她等待已久的好訊息,江東那頭,隨著平價鹽的投入,商人行於江東,廣而告之,北上之地,鹽以平價,天下百姓皆如是。
然而江東之世族,在曹盼派出去的鹽商們明顯抬價賣出,雖然比以前他們的製鹽成本便宜一些買入,轉手賣給江東的百姓,那價格也比平價貴得多得多了。
在江東世族明顯囤了不少鹽之後,按照曹盼的計劃,他們立刻丟擲平價鹽來,讓江東的百姓都知道,你們江東竟然還在吃高價鹽,我們北地早就吃上平價鹽了。
一時之間,隨著有心人的挑動,江東民心大亂。
人皆如是,如果大家用一樣的東西,付同樣的價格,當然不會有人有意見,但是在明顯巨大的差距下,就怪不得人心異動了。
有的江東百姓偷偷的渡江到了對面,一口氣買了不少鹽回去,轉手分售給街坊鄰居,甚至連曹盼讓人早就編好的口號也一併告訴他們。
“北邊的人說啊,只有世族來賣他們的鹽,他們才會抬價,天下的百姓,不管是江東也好,荊州也罷,只要是咱老百姓,一律都以平價售之,永不抬價。”
“當真?”
這麼好的事,誰都不敢相信。鹽一直為世族們所壟斷,尋常百姓若以販賣私鹽,那是死罪。
而鹽能富國,可想其中之暴利啊,如今竟然有人以平價而售鹽,這都是誰做的?
“這是曹丞相府的小娘子所為。當然也是順應曹丞相愛民如子之心,糧食,鹽,那是百姓必需之物,原先無法改變鹽價,而今既得了那得省時省料的製鹽之法,當自回饋百姓。”
這樣的話口口相傳,一度讓曹操的名聲好了許多。
但是,江東的世族也好,荊州的世族也罷,面對明顯被人坑的局面,家裡囤了一堆的鹽,這都是用錢買回來的。但這價格,竟然比一般的百姓買的要貴得多得多,好些人氣得肝直痛啊!
想去找那些人問問這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能找得著人才怪。
鹽價一亂,世族們當然不肯做虧本的賣買,換了誰都不願意。
故而哪怕鹽堆積如山,他們也不肯賣。不過也是想看看,曹盼是不是真的能一直保持著平價鹽。
都是百年的世族,煮鹽的方子各家大同小異,以平價而論,根本就虧本的賣買。
他們都不願意相信,曹盼真的得了平價鹽的製作之法,平價之鹽,且看他們能賣多久。
一個月,兩個月,世族們死不降鹽價,百姓們沒辦法,只好跑到邊境之內買鹽了。
對於來買鹽的百姓,一律都是笑臉相迎,要多少賣多少,絕對不會因為你是哪裡的人而給你臉色看。
這麼一來,世族想啊,平價鹽嘛,價格這麼好,似乎不賣點回來也對不起自己。
反正他們也不差錢,趁著曹盼這會兒發瘋,多買點回來也好!
於是,就有人準備跟對面的人搭上了,話裡話外都要要買大批鹽的意思。可是,直接叫人拒絕了,平常百姓我們是平價售鹽沒錯,你們這些世族,拿那麼多的鹽回去還不是想要剝削百姓,所以不好意思,平價鹽不是賣給你們的。
想必你們應該不差錢,想買鹽吶,按之前的價格。
世族們活到現在,到哪裡行使的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