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她在寧府裡生活當然知道在帳房上做事的油水有多高,這麼好的人家程梅不上敢著巴結竟然還往外趕,這不是傻逼是什麼?
“娘,你看那是不是那個叫玉孃的繡娘?她來這裡幹什麼?別不是家裡出事了吧?”
李氏和王青青割了柴草回來的路上,王青青遠遠的就看見玉娘急急忙忙的往這邊跑心裡就發慌了。
“我看看,還真是,我們走快點,怕家裡真的有什麼事情了。”見真的是玉娘往這邊來了,李氏心裡也有些發慌了。
若沒有什麼事情的話那玉娘肯定不會這麼急急忙忙的跑,那可是最愛顯擺,最愛講什麼規矩禮儀的。
當下李氏和王青青就快步的往山下走了,腳步如飛的,絲毫看不出她們一個是剛剛十四歲,一個剛剛從病床上下來沒多久。
“伯,,伯母,你快回家去看看,程妹子把媒婆往外趕呢!”玉娘氣喘吁吁的說道。
聽見她這麼說,李氏和王青青反而不急了,只要不是出了別的事情,如程梅摔跤了什麼的,,就沒什麼要緊。
“你給我說說怎麼回事?”李氏問道。
“是這樣的,剛才有個媒婆來了,剛說了那個來提親的人家家裡的情況之後,程妹子就把她往外面趕了。”玉娘著重的講速了程梅趕人這個事情。
“那個人家家裡條件很差嗎?”李氏語氣都沒變的說道。
“沒有,聽說那個人家是下李村的首富,家裡條件得好,,,,”
玉孃的話沒說完,王青青就打斷她的話說道:“我二嫂既然把她趕出去了,那肯定是那個人有問題。”
第41章
041
王青青對程梅的崇拜已經上升到了無理由全權信任的地步;因此王青青相信;程梅這麼做一定有她的理由在。
“是啊;梅子是個有成算的,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她清楚的很。”
李氏的心裡雖然對程梅把媒婆趕出去;會引來的一些麻煩事情心生怨氣,但此時有玉娘這個外人在還是選擇維護程梅。
“;,;,”這是無言以對的玉娘,她怎麼也沒有想到,李氏會對這件事情沒什麼反應。
在這種古代社會,作為純土著的玉娘是十分清楚這個社會的“流言猛於虎”的。在這方面,程梅就算意識到了也不會覺得太過嚴重。
把媒婆趕出門去,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卻不小,如果這個媒婆是個心胸寬厚的,那就什麼事情都沒有。
反之,如果媒婆是個心胸狹隘的話,那她只要在給人家做媒的時候說上那麼一句兩句程梅的不是。
說王家人把她往外趕,那王家的名聲就要毀了,畢竟媒婆四處給人做媒,哪裡都去。
而要娶媳婦的人家,怎麼可能都不會在意女方的名聲就把人娶進門呢?
所以說,要說李氏對此不關心在意那是不可能的,她又不是王青青,年紀小不懂得這方面的事情。
等李氏三個氣喘吁吁的回到王家的時候,正好看見程梅把張媒婆往外送。
看程梅臉上輕鬆的的神色,和張媒婆那老臉上笑眯眯的表情,李氏和王青青都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
畢竟再怎麼相信自家兒媳婦(二嫂)能力,不會把事情處理的不好,但沒看到之前擔心多少還是會有一點的。
程梅送完人回頭就看見李氏王青三個氣喘吁吁的樣子,不用想也知道這是玉孃的傑作了。
“娘,你們回來了,快進屋喝口茶,累壞了吧?”
程梅看她們氣喘吁吁的也顧不得說別的,趕緊讓她們進屋歇會兒。
“沒事,就是太久沒幹活了。”李氏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十分高興的說道。
“以前病著在床上躺著的時候,做夢都想像現在這樣可以因為幹活而滿頭大汗的,我現在身體好著呢!”
李氏一邊說道,一邊把割回來的草解開捆綁的草繩,然後把割好結成一個一個的草結放在院子外面曬乾。
“那也不用著急,活在那兒又不會跑,到底還是身體要緊,情願少做點兒也別把自個給累壞了。”
程梅趕緊把好話說了一籮筐,這種說說好話不費工夫就能討人歡心的事情她最近常幹。
“沒事兒我有分寸的,我出出汗身體反而輕快不少。”李氏笑眯眯的說道。
說到這裡,李氏覺得自己當初讓媒婆去程家提親,並把程梅娶進王家的決定真的是再英明不過了。
程梅真是她們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