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遍遍的往家裡搬竹子。
幸好炮製竹子只需要一些藥水,不需要什麼大件的工具之類的;否則還真有些難辦了。
程梅先是在王家和洗乾淨的竹子上塗了一層藥水;五天後又把塗過藥水的竹子放到程梅讓王家和專門定製回來的兩個大水缸水裡浸泡著。
然後把泡水的竹子撈起來;然後再換另外一種藥水再浸泡,如此反覆三次,一個月後,原本青翠的竹子就已經變成了通透的乳白色了,非金非玉的,十分漂亮。
在炮製竹子的時候,程大山已經把程家附近的土地買了下來,大概有三四畝大小,將近一千多個平方。
這塊地被建成了十分漂亮的大宅子,包括程家原來的房子在內都推倒重建了。
程家原先所在的地方後來又加了一些地方進去建了一個更大的院子,還加了圍牆與新房子分隔開來卻又相連在一起。
以後程大山和劉氏都還住在這裡,既不用分開,也不擔心打擾了他們過自己的小日子。
另一邊也就是寧家小姐嫁過來之後住的院子了,這樣也省的程梅擔心沒什麼學識的劉氏會和兒媳婦合不來而生了矛盾了,所謂眼不見為淨嘛!
倒不是程家人在寧氏還沒過門前就已經對她有了意見,實在是程大山與劉氏兩個人都有自知自明。
他們兩個都是田地裡頭刨食的樁稼人,與人家千金小姐自然是兩個世界的人,人生價值觀都是天差地別,還是識趣點才能過得好!
程家這地買的十分便宜,因為聽說了程家是要和寧大人沒結親,在里正的陪同下到縣衙的時候,以最低的價錢給買了回來。
而且衙差辦事的速度不要太快了,態度不要太熱情了,簡直讓從來都是小人物的程大山太難適應了。
而這麼大的一座宅院建起來的時間也才花了一個月不到的功夫,村裡人都是自發的前來幫忙,讓速度大大的提高了。
程家村裡出了個舉人,程家村的人都覺得與有榮焉,而如今他們村的舉人老爺要成親了,娶的還是知府大人家的千金,所以幹活什麼滴,不要太賣力了。
當然了,這份賣力與程大山這個老實人給出的稍高於市場價的工錢也是不無關係的。
人多力量大,在程王兩村的共同努力合作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等程梅的竹子炮製好了的時候,程家的大宅也已經建好了。
這一個月來,程梅空餘的時間都被用來構思圖紙了,因為雖然有了雕刻用的材料,但程梅卻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好的章程。
還有就是偷偷用一些木頭之類的東西來練練手了,因為雖然有了原主記憶中雕刻東西的畫面,但到底是從記憶裡繼承下來的,所以不先熟悉熟悉手藝還是不行的。
因為是要用來做聘禮的,程梅的選擇一直都在高大上上面,思來想去的,程梅最終還是打算雕刻一座八扇的屏風,屏芯用竹子做鏤空雕,屏底座再用上上好的木料,配上她高超的雕刻手藝想來也是能夠讓人驚豔的。
好吧,這貨經過在空間裡邊用邊角料偷偷摸摸的練過幾手,自信心十足啊,就差沒在自個額頭上刻上高手兩字了。
當然了,以寧家的權勢來說,一座屏風自然是不夠看的,所以程梅還另外畫了好些圖,打算來個上幾個組合套裝之類的。
只不過有那麼一句話說的好,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恰恰是骨感的! 程梅原定的,可以實用形的大座屏風終究是沒能成功的。
縱使程梅有著原主的記憶,又有空間靈泉這種逆天級別的超級金手指,儘管程梅的雕刻手藝在空間裡經過幾番練習之後雕刻出來的東西也還看的過遠。
但是,可但是,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原主雖然學習了雕刻,但她也只是在入門級別。
任何手藝都是要經常練習的,而對於原主來說,雖然她對雕刻同樣有興趣,但也只是興趣,她練的更多的還是刺繡這種能讓她賣錢,改變她生活的技能。
所以,總的來說,程梅沒能晉級到大師級別,因為雕刻這東西,並不是說越大的東西越容易,當然也不是說越小的東西越容易。
只是說東西放大了來看,有什麼雕刻的不好的地方也容易放大數倍,當然了,小的東西就更見手藝了,比如說用桃核雕的船啊什麼的。
而程梅練手時雕的都是些不大不小的擺件,邊角料嘛能多大?巴掌,拳頭大小很東西,一個兩個小地方出現了敗筆也還能囫圇過去。
但等她真的把屏風的屏芯雕刻好了,再拼接在一起成了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