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第2/4 頁)
不少人家盯上,只等著到了年紀以後上門提親,就在去年,文碧到了年紀,當時雖然他不在京城,但與身在京城的一些同僚閒談之時也偶然提到過一些閒話,當中就包括文大儒家的門檻險些被媒婆踏破的訊息。
文碧不論是身家背景,還是本人的樣貌,都是一等一地沒的說,就連王爺王妃也曾想過要不要將她娶進王府,不過後來世子爺自己看上了另外一個官家小姐,這才作罷。
這麼一位在貴女當中也相當出挑有名的小姐,怎麼會忽然跑到這裡來,還和如意莊扯上關係?
宋知府猛地又想起文大儒和司徒大將軍似乎是忘年之交,兩家人關係極好,司徒家二公子和這位文小姐似乎也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難道是跟著司徒二公子一起來的?可是,平日裡若是來玩一玩也就罷了,過年期間不在家裡待著卻跑到外頭來,這顯然是有些,不,是非常異常吧。
最近因為豐產的事情,如意莊以及秦霜和阿辰名下其他盛城的產業都比較敏感,有一點風吹草動的都很容易驚起一片波瀾,在這樣的敏感時期忽然出現這麼一個分量不輕的人,由不得宋知府不多想。
要不怎麼說,當官的心思就是複雜,本來挺簡單的一件事,非得腦補出各種有的沒的陰謀算計來,不腦補就覺得不科學!秦霜特意把司徒玉和文碧的名字亮出來,也就是特意給了宋知府一個腦補的機會,反正她真要說對方只是來如意莊玩,沒有任何其他想法和目的(躲相親不算),估計宋知府也不會相信。
那就儘管讓他去猜除了司徒家意外連文家也和如意莊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往來好了!
文大儒家的嫡孫女和如意莊似乎交好,而文大儒和兄長文太傅關係又極為親近,大儒家的站位基本也就等同於文太傅的立場,反過來也可以說,若是沒有和文太傅商量過,大儒家的人根本不會隨便和什麼人接觸。
宋知府會誤會文太傅看好如意莊也不是沒道理,秦霜自然不會特意告訴他,他們如意莊壓根連文太傅的面都沒見過,接觸,更是側面的正面的各種面的一次都沒有過。
可宋知府這麼一推測,好嘛!端親王府那邊有他來說,連文太傅都似乎有給如意莊做後盾的意思,外加一個風頭爭勝,在民間很有威望的司徒家,如意莊結交的人脈可謂是一個比一個厲害,只看這些家世便明白,上頭是絕對不可能,也不適合來硬的。
若說朝廷裡還有誰可能希望來硬的,就只剩下丞相一脈的人了,可是,常言道,獨木不成林,總是丞相勢力頗大,卻也算不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那麼誇張,能和丞相實力相當的也有好幾人呢,若這幾人都同意徐徐圖之,不要將似乎很有潛力的如意莊得罪了,那麼丞相也沒法子。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秦霜的介紹一過,再看宋知府的神色變化,在電光火石間便想通了這裡面的一些彎彎繞繞,如鳳仙,玄參等,都在心裡對文碧默默點了個贊,覺得這位小姐來的真是時候!無形地就幫了他們一把。
玄參更是想著等回莊裡以後得特別叮囑一下廚房,文家小姐在如意莊住的期間一定要好生伺候著,注意一下喜歡吃什麼菜色,變著法地天天給她做,讓她儘量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以上等人的諸多想法看似挺多,實則不過都只發生在一瞬間,秦霜的介紹後沒兩秒鐘,宋知府便回過神來,很是客氣地對司徒玉和文碧拱手,“原來是司徒家的二公子和文小姐,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兩位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出色,若是有機會,還請代為向兩位的令尊,令兄問一聲好。”
“宋大人有禮。”文碧很是溫婉地對宋知府微微一笑,非常標準地行了個京城貴女們才懂的標準禮,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既規範又透著股自然,讓人看了便會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種‘不愧是名門閨秀’的想法。
只是,早前看過文碧吃各色早餐之時那幸福的小模樣的如意莊這邊的一部分人,卻是對這對比格外顯明的兩面,有種微妙的又囧又好笑的感覺。
司徒玉也彬彬有禮地對宋知府微微點頭,笑著道:“下次再見家父和兄長時定當轉達宋大人的問候。”說起來,他目前不過是從五品,宋知府卻是正四品,本來該是他這個官職低的人向對方問好才是。
之所以宋知府反過來對他如此客氣,一方面是有司徒家的面子的問題,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因京城的官員和地方官的地位差別,通常來說,京城和各個地方官之間,若要論品級高低,基本都要先往下降上一級,地方官四品,和京城五品官員差不多地位,三品地方官則和京城四品官對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