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直到有一朝,北遼的皇帝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嫁給了南齊的皇帝做皇后。天下曾經短暫地統一了一段時間。不過在那對帝后去世之後,天下便又恢復成了北遼南齊隔江而治的局面。
直到九百多年前,北遼出了一位明君,把北遼的國都從寒冷的平城遷到了中原的洛陽。他大力提倡漢化改革,讓鮮卑人改漢名,說漢話,穿漢服。加上娶的皇后也是漢人的緣故,一時之間,漢化改革推行得十分成功,最終也成功攻入了南齊,統一了天下。
中原就這樣安定了三百多年。只是在那位太和皇帝死後,他的子孫後代並沒有把漢化的政策繼續進行下去,只堅持了兩三朝,朝中的那些鮮卑元老就開始蠢蠢欲動了。最終,鮮卑人再次回到了統治地位,把漢人踩到了泥土裡。
漢人當然就不能這樣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四百多年前,裴氏以匡扶漢室為名興兵,團結漢人的力量,將元氏皇族趕出了中原。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大齊當然是大力宣揚儒家思想的。不過,由於中原被異族人統治了太長時間,又有很多臣民都是胡漢混血的緣故,儒家雖然是官方提倡的學說,卻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就像現在宋堯帶裴清殊拜孔子像,只是出於一種儀式性的習慣罷了。其實宋堯本人,更加認同道家學說,只不過為了科舉考試,也並不排斥儒家學說罷了。
行過開蒙禮之後,宋堯並沒有急著開始上課,而是給裴清殊詳細介紹了一下他以後每天上學的規矩和流程。
按照當年女帝左氏的規定,皇子讀書時需要“卯入申出”,也就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開始上課,下午太陽下山之前才能放學回家。
不過,這條規矩太過嚴格,除了當年那一朝的太子之外,後面幾朝的皇子都沒有堅持下來。
一代比一代鬆散的結果就是,現在裴清殊只要辰時開始上課就好了,中午還有一個時辰的午休時間,下午再上一兩個時辰的課,這一天的學習就算是結束了。
在學習內容方面,四書五經就不必多說了,那是必須學習的。每天上午的兩個時辰,都要用來學習儒家經典。
除此之外,裴清殊還要學習騎術、兵法和琴棋書畫。每天下午先學一個時辰才藝,再練一個時辰騎射,之後就可以下學回家了。
宋堯只是教裴清殊讀書的老師,教他才藝和武功的另有他人。
上午聽宋堯說完規矩,裴清殊就回到自己院子裡,用午膳,歇午覺。
今天趁他去上學的時候,宮人們又忙活了一上午,算是把他們從瓊華宮帶來的行李徹底收拾好了。裴清殊吃完飯後去環視了一圈,覺得特別滿意。
“殿下,咱們院裡這些屋子,可都還沒有名字呢。”玉岫笑吟吟地說:“您也是上過學的人了,給咱們題幾個字唄?”
裴清殊瞪她一眼:“少來笑話我!”
就他現在那個狗粑粑字,要是真做成牌匾掛在門上了,還不得笑掉客人的大牙。
玉欄撲過去打她:“你這小蹄子,離了瓊華宮,膽子倒是愈發大了,還敢開殿下的玩笑!”
玉岫笑嘻嘻地邊躲邊說:“誰開玩笑了,人家說正經的呢!住進新院子之後請主子賜名,這不是應當應分的事情?偏你們冤枉我!”
“賜名……”裴清殊撓撓頭,有些犯難地說:“有幾個名字要想啊?”
玉岫託著下巴想了想,道:“正殿一個,東西廂房兩個,不能再少了。”
裴清殊點點頭:“先擱著吧,我再想想。不行的話,明天問問宋先生。”
雖說給院子起名和學習無關……不過裴清殊覺得,宋堯看起來很溫和的樣子,應該不會和他一個五歲孩子計較這些小事的吧?
第32章 名士
下午裴清殊特意提前了一點兒時間,乘著暖轎來到了長華殿。沒想到教他才藝的師父已經到了; 正在妙音閣裡彈琴。
裴清殊聽人介紹過了; 這位盧先生的來頭也不小。雖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出身; 但他當年是聞名天下的神童; 據說五歲能作詩,七歲能文,十二歲就中了舉人。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會成為大齊最年輕的進士時,盧維突然出人意料地放棄了科舉考試,和一群至交好友遊山玩水去了。
皇帝能找到盧維這樣的隱士來做裴清殊的才藝老師,也真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像盧維這種把大好前途、功名利祿都拒之門外的名士,怎麼會跑到皇宮裡來; 教他一個小小的皇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