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4 頁)
怎麼執行,那就都是九皇子他們的事情了,裴清殊一個禮部的人不便過問太多。
因為有先前整頓官學的經歷在,裴清殊知道,九皇子這回必然會遇到不小的阻礙。
但是古往今來的改革,沒有哪一回不是頂著壓力實行的。他們不能因為前方困難重重,就放棄希望。
……
坤儀宮裡,皇帝按照約定,讓刑部的人押送三皇子去見皇后。
三皇子一見皇后,就十分激動地說:“母后!你快點替我向父皇求情啊!我可都是為了救你,才會做出這麼多掉腦袋的事情的!”
皇后雖然心疼這個唯一的兒子,可一聽三皇子這麼說,她就氣不打一處來:“少來這一套,你所做的這一切,根本就不是為了救我出來,你只是為了滿足你自己的私慾而已!為了權力和地位,你害了你妹妹一輩子,難道你以為我都不知道麼?!我沒有你這樣心狠手辣、虛偽至極的兒子!”
“母后!”從小到大,皇后一向疼愛三皇子,三皇子要什麼,皇后便努力去爭取什麼。
三皇子沒想到,皇后現在竟然是這樣想他的。
“您怎麼能這麼說我呢?如果當初不是您犯了錯,被關在這坤儀宮裡,我會受到那麼大的屈辱麼?可您不但不心疼我,還反過來怪我……”
三皇子委屈地說:“我也是為了您,為了昌儀好啊!只有我當上了皇帝,您和昌儀才能真真正正地過上好日子!”
“我只希望你,不要再做什麼不切實際的夢了。”皇后寒聲說道:“安妃都已經安排好了,你快點從後面走,不要再回來了!”
“母后,您多保重。”三皇子也知道,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和皇后爭辯這些對錯之分沒有絲毫意義,“等兒子回來之後,兒子就奉您為太后!”
皇后用盡渾身力氣,狠狠地推了他一把:“快走,別再回來了!”
三皇子走後,皇后便如將死的魚一般,無力地倒在了地上。
第164章 石出
其實,皇后提出要見三皇子最後一面; 固然有她自己的情感因素在; 但更多的; 還是因為安妃的計劃。
這幾年來; 安妃不得皇帝寵愛,又沒有子嗣,便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三皇子和朱家的“大業”上。
這回舞弊案發,三皇子入獄,安妃等人本是抱著一絲僥倖心理,希望三皇子能夠逃過一劫。
可既然四皇子他們已經查到了三皇子身上,安妃他們沒辦法; 只能利用皇帝的心軟; 讓三皇子來到皇后這裡; 然後再悄悄地把三皇子送出宮,送到南方曾家那邊去。
一個與三皇子體貌相似的死士,換上了三皇子的衣服,留在皇后的寢宮裡。
與此同時; 三皇子已經被秘密地送出了宮。
安妃也喬裝打扮成了一個小太監; 和他一道跑了。
當有人發現牢中的人不是三皇子的時候,三皇子和安妃已經逃離了京城。
皇帝震驚之下,立即令人抓捕他們。可一旦人出了城,抓起來便如同大海撈針,並沒有那麼容易。
皇帝立刻意識到,自己被皇后給騙了。
他怒不可遏地來到坤儀宮想找皇后算賬; 卻發現皇后已經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看著皇后的屍體,皇帝如同被人扼住了喉嚨一般,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只能發出痛苦的叫聲。
他想要逃離這個地方,可雙腿卻不聽使喚,愣在原地動彈不得。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猛地轉身跑了出去,扶著漢白玉欄杆乾嘔起來。
朱氏死後,因為皇帝已經下旨廢后的緣故,並沒有像太后薨逝時那般風光大葬。
但皇帝也沒有做絕,當真把朱氏丟到亂墳崗裡去。
他讓人把朱氏,葬在了妃陵的一個角落裡,也算是給她一個安身之所了。
因為三皇子逃走這件事情,皇帝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軟,已經造成了太多難以挽回的後果。
他終於下定決定,採納四皇子和九皇子等人的建議,嚴查三皇子餘黨,將涉案官員或斬首、或貶官。
在此同時,還將許多閒職合併或者削減,減少國家的用人成本。
雖然這樣做,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不小的震動,不過好在兵部早有預見,已經派出了一批京軍,在幾個貪汙的重災區維穩。
容漾身為兵部郎中,也帶兵去了潞安府。
容漾走的時候,特意囑咐令儀,說最近乃是多事之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