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目光落在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卻是搖了搖頭,“這個畢竟性寒,孕婦還是少吃為妙。”
她拿著書放到了藤椅旁的小桌上,“看過沒?”
張童自然是搖了搖頭。
其實連盼也沒看那個原版的《呼嘯山莊》。
不過這兩部畢竟都是經典名著,都有電影版,兩人雖沒有自習研讀過原著,但大致劇情還是瞭解的。兩人大概討論了一下之後,便在紙上列了一個基本的論文框架。
張童一看時間還早,便提議道,“要不我們直接去找李教授吧?免得我後面又要再跑一趟。”
J大對畢業論文的要求還是頗高的,在寫論文期間,至少要給導師過稿三次才行。
怕寫了後面又不對浪費時間,所以學生一般都會先列個大綱,先給老師過目一下,然後再對大綱做填充。
現在兩人列的就是這個基本的大綱,雖然不是很正式,但是大體思路還是能看出來的。
因為張童性格有點跳脫,懷孕了之後劉志康特別怕她出事,所以對她外出限制的十分嚴格,基本上,她的活動範圍只有小區方圓一公里這樣。
兩人住的地方還屬於開發區,附近都在建房子,空氣質量不佳,劉志康不不願意張童出去轉,主要也是怕她吸入灰塵,再者附近有很多工地,也不太安全。
也就是連盼的食園這兒他實在沒什麼可挑的,張童這才能過來。
不過張童現在已經有五個月身孕了,這段時間身手還算靈活,再往後恐怕行動又不方便了,所以她有點著急,希望儘早把論文給搞定。
幸好連盼選題還算簡單,經典文學類的論文雖然不會多麼出挑,但過審拿畢業證還是沒問題的。
“劉教授應該在吧?”張童一邊說,一邊往手機裡翻教授的電話。
劉教授今年五十多了,英文名叫Daisy,是一名非常和藹的女士,就住在J大分配的教師房裡,連盼也是衝著這個導師才選了外國文學系列論文的。
畢竟她是個古人,不管怎麼看英文都跟隔了一層似的,張童平時也有點學渣,所以兩個人的目標都相當一致——不求優秀,只求能順利寫完論文,答辯透過即可。
Daisy劉為人親和,很少卡學生的論文,簡直是最佳導師人選。
張童翻到號碼後,立即就給劉教授打了個電話,簡單說明了一下情況,幸運的是,她老人家在家。
聽說學生要上門來討論論文大綱,Daisy當即表示歡迎。
劉志康本來是跟張童約好下班來接她的,現在才是上午,張童自然不會再麻煩他,便自己拿出手機,準備叫一個滴滴打車過去。
誰知手機還沒點兩下,就聽一陣令人不爽的低電量聲音,再定睛一看看,居然連螢幕都黑了,直接自動關機了。
“我去,什麼山寨貨啊!”
張童抬頭看連盼,“盼,有安卓充電器嗎?”
連盼搖了搖頭。
她和嚴易用的都是Iphone,屋子裡充電器倒是有,不過都是蘋果的。
“鄙視你們這群有錢人!”
最後還是連盼叫的車,加價5%,食園地方偏僻,最近又停業,來這兒的人並不是很多。
很快就有車主應答了,是個年輕男人,問清楚地址後說直接開車過來。
連盼在手機上可以看得到對方的小車迅速正朝食園移動著。
等了大概有30分鐘,計程車就到了,司機給連盼打了個電話。
因為之前出過一次意外,所以連盼的安全意識還算是比較高,她不會開車,也沒有考駕照的打算,出門打車都是必打計程車的,從來不坐私人車。
這次叫自然的也是一輛計程車。
車子等在食園門口,司機就坐在車上。
連盼扶著張童從裡面出來,跟門口的袁子晉打了個招呼,說是去學校找老師討論論文,袁子晉笑呵呵衝兩人擺手,“早去早回!”
他很喜歡歡脫的年輕人,張童每次過來,兩人都要嘮上一陣子,和連盼差不多,他也已經預定了劉小寶幹爺爺的位置。
停在食園門口的是一輛J市常見的綠色計程車,開車的人很年輕,大約是日頭太曬,他頭帶了一頂漁夫帽,遮住了大部分臉龐。
連盼也沒留意,扶張童上車後便徑直告訴司機,“J大文理學區。”
他們學校有兩個校區,一個是老校區,俗稱文理學部,還有一個是新校區,就建在文理學部對面,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