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袁老頭在門口打瞌睡,一睜眼就看到外頭來了好幾輛大車,車門一開,便嘩啦啦湧出一大幫子膀大腰圓的糙漢子,個個看著跟黑社會似的,嚇得當場就跑去叫保安。
還是連盼出來迎接才知道原來是同門來了,差點沒鬧出笑話來。
兩位大佬由各自的第子們眾星拱月地擁簇著進門,一副踢館的架勢,袁子晉怕連盼出事,食園後繼無人,便一直寸步不離地跟著她,連盼心裡好笑,卻又有些感動。
因為是同門,切磋來的,連盼便單獨給他們開闢了一個地方,沒在會客廳裡,而是在花廳裡吃飯。
大夥兒本來都是憤憤不平的,他們並沒見識過連盼的手藝,只是看了吃貨聯盟,又回家聽了各自師傅的宣導這才不情不願過來的。嘴上沒說什麼,心裡頭瞧不起連盼的大有人在。
連盼豈能看不出這群人的心思?
她有意賣弄,便特意做了兩桌菜,一桌粵菜,一桌湘菜,全是兩系的經典菜式。
一群二十到四十不等的大老爺們,個個圍在桌子旁吃得痛哭流涕。
當然不是說菜好吃到叫人哭了,大夥兒主要都是被葉永望和肖鴻義兩人給罵的,再加上連盼的手藝確實爐火純青,到底好不好,一嘗便知,確實離人家有差距。
再得知連盼不但是會粵菜和湘菜,除了這兩派,其餘菜系也是樣樣精通,一群大老爺們,硬是吃得抬不起頭來。
肖鴻義拍著桌子大罵,“瞧你們這點出息,還比不上人家一個二十歲的姑娘,都給我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葉永望雖沒像肖鴻義那麼暴脾氣,但對眾弟子的語氣也是十分嚴肅,“今天這個味道,你們都給我記下來,回頭做不出人家一半的水準,都別說是我的徒弟!”
連盼一邊親自送菜,一邊聽著覺得有點汗顏。
其實她雖的確在做飯上小有些天分,但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主要功勞還是在師傅們身上。
雖然她名義上的師傅只有連青一人,但實際上,御膳房裡的每一個庖人都是連盼的師傅。
從被撿進御膳房開始,連盼便張大了眼睛,跟快海綿似的,吸收周圍所有的知識,甭管是哪個派系的,只要好吃,只要能吃,她都會盡心盡力去學。
皇宮這地方,競爭激烈,能人巧匠多不勝數,能進御膳房的,那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何況大家為了切身利益,都是挖空了心思地想要做出好東西來,在這種情況下,呆上一年,簡直堪比外頭學藝十年。
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和生存,自然非同小可。葉永望和肖洪意這些弟子們比不上連盼,實在是太正常了。
畢竟對他們來說,廚師只是個職業,並不像從前,庖人們一個不好就要掉腦袋。
為了生活做事和為了生命做事,還是有差別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連盼也是真喜歡做飯。
看見大家一邊吃一邊哭,她心裡又高興又覺得有點搞笑,這哭也不忘繼續吃,某種程度上其實說明大家也認可她做的飯菜?
兩家的弟子心不服口不服的來,終於心服口服地認了。
短短一個月,食園便火爆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每週的預約微博一出來,直接是瞬間就滿。
學院領導聽說這件事後,還專門派人來採訪了連盼。
望著院系優秀學生欄上的自己,連盼心中也是有點囧囧的。
旁邊同學的介紹上都是寫著參加某某某大賽,獲得一等獎二等獎,或作為優秀留學生,前往某大某大交流,獲優異成績之類的。
輪到她這兒,就變成了——充分發揮業餘愛好,自強自立,在校期間自主創業,創辦大型餐飲店“食園”,客似雲來這種畫風。
特長上寫的也是做飯。
大概她是J大英語系唯一一個憑做菜而上了學院優秀榜的學生?也是有點醉人。
開春時間過得特別快,前面幾個月整修,後面開業,連盼學校食園兩頭跑,忙得腳不沾地,好一陣子都沒顧上別的。
直到張童給她打了個電話,又親自到食園給她送了一張請帖,連盼這才發現,原來好朋友竟然轉眼就要結婚了。
“怎麼這麼突然呀?咱們都還沒畢業呢!”
雖然嚴易也不是沒同她提起過結婚的事,但兩家人一致商議的都是要等連盼畢業了再說,連盼原以為自己已經算快的了,沒想到張童比她還快。
張童低著頭有些不好意思,“內個,就是……”
她伸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