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其中上門自取四個字,被她特意標了大的方括號,引發眾人怨念重重。
他們要是約得到食園的排號,還用得著在連盼微博底下苦苦賣萌求酒嗎?
不過事後連盼很快又給汪令雪的微信單獨發了一條訊息。
連盼:給您的酒都是單獨留的,等會就給您發順豐。
同城快遞快得很,當天晚上,汪令雪就收到了連盼寄過來的酒。
不是小瓶裝的,是大瓶裝的,瓶子和小瓶形狀一樣,底部落了一層的楊梅。
老饕當天晚上就和夫人開啟了一段燭光晚餐,配酒——楊梅。
普通的方稜玻璃杯裡倒著半透明的粉酒,裡頭滾著軟綿綿的楊梅,微博的配詞是很簡單且很不經意的。
汪令雪V:老夫老妻了,偶爾也浪漫一下~
一支簡單的燭臺上點著三根小蠟燭,燭臺連全貌都沒進去,菜也看不清楚,只有幾個模糊的白瓷盤子邊緣,照片裡最清晰的就是兩杯酒。
用普通玻璃杯裝著,一杯裡頭一顆楊梅。
酒液澄淨,楊梅滾圓,彷彿從從照片裡都散發著果酒香味。
汪令雪的粉絲比連盼還多,他很少發吃的,不過每回發吃,都是一擊必殺。
上回已經發了一次青梅酒,這次又來了楊梅酒。
稍微對他比較熟悉的人很容易就猜到他這酒絕對是從連盼那兒順來的,一時間,微博底下全部都是“嫉妒使我醜陋”的留言。
連盼晚上回去,一開啟微博,手機裡頓時就彈出了一大堆的@,全部是譴責她竟然給汪令雪送酒而不給自己送的,末了又撒潑打滾賣萌求賣酒的。
連盼一條一條翻過去,看得好笑。
老饕其實挺愛現的,她發覺。
嚴易的動作很快,他本身就是做房地產的,食園所在的地皮是他早就拿下來的,建了一個別墅區後就一直沒規劃,現在蓋東西,也不需要什麼額外的申請,直接拉一幫人是直接幹就行。
速度特別快。
幾個月下來,酒廠已經蓋好了。
距離食園不到兩公里,步行即可到達。
食園旁邊的小山也沒有名字,這座山就是一個分水嶺,左邊是空曠靜謐的現代化高階別墅區,右邊則都是沒開發的荒林。
不過自從食園開張後,附近的設施就都一一建設起來了。
先是山腳的路通了,然後是山上的盤山公路和棧道,接著是食園周圍大片大片的農田,都被嚴大總裁,大手一揮,直接給包了。
工業用地非常便宜,廠房不差地,全部是按平房建的,跟壘積木似的,快得很,連盼每次騎輛腳踏車去看,就能發現酒廠和上回不一樣了。
不過廠房雖然建得簡單,裡頭的設施可不簡單,全部都是採購的最先進的釀酒裝置,力求還原連盼的宮廷果酒秘方。
跟嚴易久了,連盼現在漸漸也有了不少版權保護意識,知道酒的秘方都是不能外洩的,和工人們都簽訂了保密合同。
再者,步驟全部都是規範好的,工人們一人只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看不到全貌,其實也猜不到酒的配方。
就算知道了酒的配方,酒廠裡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必須由連盼來試酒。
一種酒正式投入生產之前,都要由連盼試很多次,即使是相同的配方,稍有差異,釀出來的酒味道也不同。
但到底什麼味道最好,還是要由連盼說了算。
她說對就對,她說不對,那就不對,最關鍵的地方,不在配方,反而是在連盼這張嘴。
楊梅當季,酒廠裡已經在大規模採摘楊梅試產了,連大股東嚴易有時候都會專門去酒廠裡轉轉,他也很關心食園的第一個產品。
這是決定口碑的關鍵。
連盼回家的時候,也提了好幾瓶酒回來,給他嘗。
“有區別嗎?”
一瓶是她自己親手釀的,還有一瓶是酒廠試產的,已經十分接近了。
嚴易嚐了一口,點了點頭,“可以了,這個差異,消費者根本喝不出來。”
不過要是口味刁的人,還是能分辨出裡面細微的差異。
“廠裡出來的要甜一點,估計是發酵過度了。”
連盼得出了結論,決定明天再去廠裡轉轉。
一週後,本學期最後一門課的考試就結束了。
要放暑假了。
考完這一門,連盼就已經修滿了學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