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粒,邊嚼邊道:”你可真夠朋友,我娘都不准我吃糖呢。”
”這玩意是不能吃太多,”周曉晨把彈弓插到了腰帶上:”吃太多會爛牙,你記著每回吃完了都得用清水漱嘴,晚上睡前也要漱這樣才不會爛。”
高大山點頭:”我聽你的。”說著又拿了一粒往嘴裡送。
村子不大,用不了多久就能到溪邊上,見平日裡一塊玩的夥伴都還沒來,高大山抓抓頭抱怨了一句:”咋都沒來呢。”
周曉晨倒覺得這樣挺好,走到大石頭上一坐從懷裡摸出書。
”咦,這是啥書?”高大山湊到邊上伸脖子,雖說上面的字他半個看不懂倒也不能阻止他的好奇。
周曉晨知道這村裡像她這樣這麼小就開蒙學字的孩子是極少的,莫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也多隻是認些常見字,她雖急著看書卻也不嫌煩解釋道:”這是四洲志,講的是山外頭的事。”
”山外頭?”高大山更好奇了連聲催問:”山外頭是哪兒?都有些啥,你快給我講講。”
”山外頭就是翻過咱們這山頭,離得比鎮子更遠的地方。”周曉晨翻開書快速地看了幾段,再把書面的文字翻譯成了白話說給高大山聽:”這裡說的是南邊有個叫福州的地方,靠著大海,那裡的人多是靠出海打漁為生,說海里有各樣的魚,有長著八隻爪的,還有大得和小船一樣的。”
”海是啥玩意兒?是不是和咱們的河一樣?”高大山頭一回聽說海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樣的,不過既然裡頭有船有魚那該和河差不多。
周曉晨這才想到海這樣的名詞莫要說高大山就是村裡的大人怕是也不懂的,”比河大多了,比湖也大多了,是一眼望不到邊極大的地方,裡頭的水是鹹的有各式各樣沒見過的魚。那裡的魚做出來的味道比河魚鮮多了。”她說到處此不免生出一絲懷念。
”乖乖,那是個啥樣呀,”高大山想半天也想不出那極大是個什麼樣,反正裡頭的魚要比船還大那肯定是大得不得了的地兒,魚還比河裡的好吃,想著砸吧了下嘴:”桂月清這都是上面寫的嗎?都是真的嗎?”
”嗯,都是真的。這書上面記的都是有人親眼見過的事。”周曉晨肯定地點頭。
高大山捱了過去,伸頭湊在書前看了半天,那白紙黑字他卻是一點也不認得,他著急想知道上面還有啥偏看不懂,急得抓頭:”唉,我要是也能認得上面的字就好了。”
周曉晨聽他這樣說心思微動她開口問道:”高大山,以後我教你認字你要不要學?”
☆、第九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四月初,天氣已經暖和了,裹了一個冬天的厚襖早已換成了夾衣。
小少年揹著個竹簍子,手裡拿著一本書,邊看邊向前走,路旁的石頭將他絆了一個趔趄,這才逼得他將視線移開,抬頭四下看了看,遠遠的田中的麥苗已經有小腿肚子那般高,地頭野草早已發芽冒頭,零落的垂柳伸展了細小的嫩葉。新綠之色是春天的代表。小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手揉了揉眼兒,將書合上揣到了懷中,極目遠眺這景讓人看得舒服。
站著看了好一會兒直到綠色將先前看書的疲勞除去,少年這才掂的掂揹著的簍子,裡面東西不多有田裡男人們吃完的空碗筷,還有他回來時順手撿的碎枝細柴,這一年周曉晨七歲,已經能幫著家裡做不少事了。
往西邊走到了山角下邊,那兒的豬草長得很是茂盛,周曉晨將簍子放到了一邊,拿了小鐮刀開始割,小小身影忙忙碌碌,直到簍子再放不下她才停手,這會兒額頭上蒙了一層汗,用袖子胡亂擦了擦,這才往家去。
”小弟,回來啦。”桂月梅在院子裡做針線,十歲的女孩長得很快,邊上桂葉源啃著果子自顧自地玩,見哥哥回來了朝他咧嘴笑。
周曉晨過去摸了摸弟弟的小腦袋,走到柴房去卸東西,桂月梅忙起身過來幫忙。
”娘睡下了?”將豬草取出堆到邊上細柴擺放好,周曉晨把碗筷交給姐姐時小聲開口詢問,年前秦氏又懷了一胎,結果在六個月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流產,當時險些一屍二命,後來人就一直病懨懨的,藥到現在都沒有停。
桂月梅點了點頭:”才喝了藥睡下的,”母親病了,她小小年紀就得擔起家裡的重任,不光要作家事,還要帶幼弟,好在有嬸子們幫助這才輕鬆些。
周曉晨默默嘆了口氣,失了孩子損了身子,極少能有人可以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中迅速康復,惡劣的醫療條件,艱苦的生存環境,讓她這個學西醫靠著器械藥品救人的急診室大夫很是無力,心裡不免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