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婚兩年多,除開剛結婚(剛穿越)那七八個月的磨合期,夫妻兩人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幾乎沒怎麼跟對方紅過臉。
他們之間的愛情不是那種愛得轟轟烈烈的,而是細水長流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陪伴。
彼此,誰都不願意離開誰。
“不說最遲年底咱們就能離開農場,就是不知道離開是何期,我都不願意單獨離開,跟你兩地分居。”
曾經的她因為她那可笑的堅持,不願意去隨軍,讓這男人為她放棄更有前途的軍團,回來農場接受這樣的新任務,那時候她就告訴自己,從今往後她隨著他的腳步走,再不成為拖累他的攔路石。
劉辰燁知道妻子一直為當年讓他回總場的事,耿耿於懷,不由開口安撫,“回來那年我二十七歲了,哪怕當時沒回來,我的工作重心也得慢慢轉移到幕後,跟現在還是差不多的。”
一線戰士事關生死,正常情況下用的都是正當年少,精力最充沛的年輕戰士,很多人二十四五歲,最多二十七八歲就會往上升,慢慢轉型為搞政治工作,不然就是退役,鮮少有上三十歲的戰士還上一線的。
上輩子的谷一一出身軍人家庭,知道劉辰燁說的不假,“我的榮譽有你幫我掙,工作的事對我來說暫時只要讓我能保持跟社會接軌就行,其他的我暫時沒考慮那麼多,對我拒絕去市裡的事,你沒必要介懷。”
劉辰燁知道妻子是說什麼是什麼的人,既然這樣說就真這樣想,他也就沒繼續說些愧疚的話。不過,卻暗自下定決心,要努力打拼替自己掙到更好的前程。
既然兩夫妻商量定,谷一一也沒耽擱,第二天去辦公室,就跟領導回絕了這件事。
領導雖然惋惜她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卻也高興她能繼續在農場效力。
做領導的一般都很會畫大餅,見她拒絕了市裡丟擲的橄欖枝,他立馬鼓動谷一一今年加把勁,爭取年底也評個勞動模範獎,以及拿個工農兵農業大學的入學名額,再去學校讀讀書。
如果谷一一真真確確是這個時代的人,興許會對工農兵大學的入學名額感興趣,可惜她來自後世,深知工農兵大學畢業的那批學生的尷尬處境。
真想上大學,她會等高考恢復,憑藉實力考大學,而不是上工農兵大學。
至於所謂的勞動模範獎,她同樣不感冒。
倒不是說她瞧不起這個獎,而是她明白當你成了別人的勞動標杆,就得有當模範的自覺,不然只是沽名釣譽。除非對自己喜歡的事,不然她做不到事事給人當模範的程度,她不想拿這麼個獎約束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劉父也是革委會的成員,谷一一被市裡看中的事他自然清楚,也知道他拒絕市裡的邀請。
農場終歸是個小地方,照劉父想自然是希望幾個兒子能陸續走出農場,好不容易有個這樣的機會落在谷一一的頭上,他其實很希望谷一一能把握這次機會,先去濟南發展。
只要谷一一去了濟南,按三兒子對這妻子的看中,肯定會想辦法調去濟南。
如此三房兩夫妻就在濟南站住了腳跟,那樣劉辰鋒他們幾兄弟要往外邊走,就有人幫忙牽線,走起來會更順當。
沒想到谷一一竟然拒絕了這麼好的機會。
劉父忍不住問她,這麼好的幾乎,為什麼不把握?!
雖然過繼那件事,讓谷一一再面對劉父的時候,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失望,但對他總體來說還是尊重的,聽他這樣問,谷一一也沒說虛的,“六六還小,需要爸媽陪著她成長,現階段我優先考慮她成長的事,其他的等她年紀大點再說。”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放棄這次機會,還不知道下次機會何時來呢。”
“孩子的成長是個不可逆的過程,過了就不會再重來,相較而言好的工作機會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卻是能再來的。”
劉父注重香火傳承,卻不至於不喜歡孫女,對六六他是喜歡的,可他覺得無論劉辰燁還是谷一一都花了太多時間在孩子身上,“按說你們要怎麼養孩子,我沒權力說什麼。”
“可我擔心你們為孩子放棄太多,回頭自己的事業發展不如意,把責任怪到孩子身上,反倒對孩子不好。所以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差不多就好,不要一切以她為重。”
谷一一本來就不是個願意聽別人意見的人,不然上輩子也不會跟親爸鬧到那個程度。雖然穿越來這兩年多的時間,她這不聽人意見的毛病好了的很多,卻不代表她願意別人對她為人處世的方式,指手畫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