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小小的販夫走卒都知曉有一個大官,仗著自家女兒在太子跟前受寵,挑唆著想過繼楚王府的嫡長子給太子,待日後皇帝和太子皆不中了,他好挾天子以令諸侯。
別問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販夫走卒,是否明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總而言之人人都在討論這件事。
不僅如此,連阮成茂以前富貴之後拋棄糟糠之妻,另謀高枝,致使前妻鬱鬱而終的事都被人深挖出來了。
事情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阮成茂已經徹底成了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小人。往常與他來往叢密的一些朝臣,雖暫時還沒有表現出來恥與他為伍,但俱是閉門不見,讓阮成茂為洗清自己的奔走,頻頻受阻。
無奈之下,阮成茂只得求助自己的岳父,前尚書省右僕射徐免。
徐免如今已是古稀之年,退下來之後便將手裡的人脈俱都交給了自己的女婿,一心在家含飴弄孫。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徐免在右僕射位置上坐了這麼多年,雖遠離朝堂許久,但其人脈和眼光都是不差的。
阮成茂出事後,徐氏不是沒有回孃家求助過,但俱被徐免拒絕了。因為眼光老辣的徐免十分清楚,這是有人故意想拿阮成茂開刀。為了什麼,自然是為了打消有些人想給太子過繼的心思,再說隱晦點也有告誡承元帝的意思。哪怕你是九五之尊,有些事情能做,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說白了,就是打狗給主人看,而阮成茂就是那受了池魚之殃的狗。
而這幾個人惹不得碰不得,一個不慎,就是闔家顛覆的下場,徐免賭不起。
當初徐免便曾點撥過女婿,坐在他們這個位置,已經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何必再去貪那外戚之貴,可惜阮成茂卻被富貴迷花了眼。他雖高居尚書省右僕射一位,可官職地位比他高的大臣並不是沒有,首先那左僕射就壓在他頭上,更不用說還有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兩位侍中。這幾位老臣中,他資歷最淺,年紀最輕,之所以會坐上這個位置,除了承元帝的破格提拔,也是沾了岳父的光。
人前他風光無限,其實內裡酸甜只有他自己清楚,朝堂上的那些朝臣,表面上對他恭恭敬敬,其實個個都瞧不起他是靠裙帶關係起來的,若不然這些年他也不會為了證明自己,一心只撲在政績上。
阮成茂雖跟隨承元帝多年,但也並不是沒有自己的小心思,從龍之功他一直惦記著,天上突然降下一個大餡餅,他不伸手去接還真是對不起自己兢兢業業多年。
若是過繼之事一旦成了,阮家這個在長安城內根基淺薄的新貴,便會一改早年劣勢。皇太孫記名在自己女兒名下,以後皇太孫登基,自己女兒一個太后的位置是跑不了的。且主弱臣強,必然需要有力的臣子去輔佐幼帝。楚王作為親父,以承元帝的秉性必然會防著他,最好的手段便是另立一人牽制與他,而這個人選除了他,沒有別人。
所以阮成茂明知道此舉極險,但還是照著承元帝的意思去做了,他依仗的自然是簡在帝心。可惜這個‘帝’不中用,竟然因為此事當朝就垮下了,讓自己落了一個孤軍作戰,被潑了一盆子汙水在身上,洗都洗不清的下場。
徐免看著面容難掩憔悴之色的女婿,沉默良久,之後給出一計——
示弱以敵,以退為進。
阮成茂不愧是徐免最看重的女婿,當下就反應過來。離開徐府後,便開始閉門不再見客,一門心思的隱遁起來,連朝中政務都不再伸手去碰了。
外面人只當他痛定思痛,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家中反省。又追著打了一陣兒,到底勢頭慢慢消退下來。
就在這之際,久病多日的承元帝終於上朝了。
當日,阮成茂當朝上書乞骸骨。
朝野震驚,承元帝未準其所奏。
*
下了朝後,眾朝臣紛紛都在議論此事。
看著這個不過幾日頭髮便多了幾縷銀絲,紫色的官袍穿在其身上略顯空曠,一下朝便直奔宮門,停都未停的阮成茂,眾人目光復雜。
這些朝臣大多都是文人出生,素來秉持著君子之道,雖因各種原因紛紛對阮成茂出手,但到底還是有幾分良知在,且同情弱者乃是人之常情。此時看著這個風光多年的尚書省右僕射淪落到這種地步,幸災樂禍者有,憐憫者也有。
當然眼光老辣者更是很多,也差不多洞悉了阮成茂此番行舉中的意思。
“左僕射大人,您說這阮容和他……”一名身著紫色官袍,腰繫玉帶的中年官員猶豫道。
他身前立著一名老者,此人就是屹立兩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