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頁)
—這感覺於他而言,實在是很少有的。
張良倒是看得明白,道:“看來那秦二世倒也並不糊塗,可惜改變得太晚,回天乏術。也是大秦氣數使然。”又諫言劉邦道:“沛公您入關,收攏黔首之心是一方面,還有朝臣之心也可用。秦朝的大臣們,最恨的便是佞臣趙高。從前礙於那秦二世迴護,眾人敢怒不敢言。今沛公入關,如能嚴查趙高一派人馬,示關中以英明人主之態,則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劉邦便命人捉拿趙高餘黨。
趙高已被子嬰誅殺。
劉邦令人將趙高掘墳鞭屍,又將擒住的趙高女婿閻樂等人都定罪斬殺。
果然眾臣稱善,就算沒有向劉邦表忠心,卻也在心中漸漸接納了這個新來者。
唯有閻樂臨行之前,屁股尿流,伏地痛哭,道:“當日不隨岳父而去,悔矣悔矣!”
眾人只當他是在說,早知有此一死,還不如當初跟著趙高一塊死了,免受折磨。
只有閻樂知道,他是後悔沒有跟著岳父一起跑了。
趙高臨走之前,曾與閻樂密談,問他是否願意一起逃出關去,流亡民間。
閻樂只當趙高被兵臨城下嚇破了膽,他好端端的咸陽令兼郎中令不做,去民間做什麼流浪兒?
開罪不起岳父,閻樂當時只是笑道:“岳父何必太過憂心?即便不能再有天下,可是關中易守難攻,我們守著關中,輔佐秦王,豈不是也很好嗎?”
趙高便知道這女婿是救不起了,於是不再多話。
而次日閻樂酒醒後,發現風雲大變,他岳父竟然廢了小皇帝要自立——這眾大臣自然不能答應。於是他岳父退一步,輔佐子嬰做了秦王。可是誰又能想到,子嬰王位還沒坐穩,就先密謀殺了他岳父。
這一切兔起鶻落,閻樂都沒來得調兵,他岳父已經涼了。
直到劉邦破關入咸陽,閻樂臨死之前,想起前因後果,才知道那夜岳父不是嚇破了膽,而是有意要帶他一起遁走。可嘆錯失良機!
頭顱落地那一剎那,閻樂還在想著——可是子嬰為什麼願意陪岳父唱這樣一場大戲呢?
他再也沒有機會去想明白了。
趙高一派被清。
原本秦朝的大臣們,分批來向劉邦投誠。
一開始大家都還要臉,不好意思這麼明白得、斷然得就捨棄大秦。
還是叔孫通臉皮厚,率領七十博士,於道旁親迎劉邦,恭誦祝詞。
這事兒本來應該僕射周青臣來做,可惜周青臣的臉皮比叔孫通還是差了那麼一點,稱病推辭了。
叔孫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