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頁)
想到留在豐邑的全族老少,蕭何欲哭無淚,也不知訊息傳回去,沛公當作何感想。
再一想陛下最後那句“朕身邊還缺個閹人內侍,你懂的”,蕭何只覺臍下三寸涼颼颼、痛隱隱,夾著腿往住處挪去。
然而蕭何被封少府一事,在眾老二中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除了當事人,參與考試的其餘人都以為這蕭何當真是憑成績拿到了九卿之一的少府之位。
這激勵作用可就太大了!
而除了蕭何之外,其餘參與考試的,凡是能寫會算的,都給安排了地方小吏的職務。
蓋因秦朝自一統六國後,一直都處在極度缺少基層官員的狀態中。雖然說是中央委派官員,可是因為缺人,實際上到了基層,小吏多半還是從前六國舊官員。
天下太平的時候倒是一樣用,可是像現在這等動盪之時,基層小吏要倒戈相向,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只要是能寫會算,又願意為朝廷所用的,朝廷都給委派了去處。
於是一個蕭少府,再加上十餘個皇帝當場委任的官吏,叫剩下的眾草莽看到了能讀會寫的好處。
看那蕭老二,也不過是個白麵文士,雖然生得儒雅了些,可是與他們同食同宿這幾日,也不見什麼出奇處。
可是因為人家考得好,就做了少府!
他們若是能寫會算,就算沒有少府這樣的大官做,回老家在縣裡掛個差事還不是尋常事?
那個首陽山畫薇草的小夥子,因見方才陛下與他說話親切,壯著膽子道:“陛下,草民能留下學字嗎?”
胡亥微感意外,看了李斯一眼,笑道:“朕記得我朝是‘以吏為師’的。你在家鄉無處學字嗎?”
“以吏為師,以法為教”,這是李斯提出的,經先帝採納,已推廣為國策。
可以說是把政治和教育合二為一了。
民眾要學習法令、文字,只能師從官吏。
從執政者的角度來講,這頗有利於“統一”思想。
那首陽山小夥子以為被拒絕了,一張黑臉漲得發紫,訥訥道:“草民、草民……”
“你不要怕。”胡亥笑道:“你有向學之心,是再好沒有的。”
他微一沉吟,想來雖然朝廷有“以吏為師”的政策,可是真正實踐卻未必能盡如人意,於是道:“既然你們都不遠千里來了咸陽,朕豈能不滿足這小小要求?宮中多飽學之士,你們凡有想學文字律令的,都報到郎中令趙高處。只要你們學有所成,朕都給你們派官做。”
底下眾草莽都激動得面色發紅,那首陽山小夥子更是呼吸急促、一時忘了謁者交待的禮儀,大聲道:“草民一定好好學!將來做陛下的官兒!”
胡亥只是一笑,道:“趙卿?”
趙高躬身笑道:“小臣在。”
“這樁差事朕就交給你了。”胡亥瞥他一眼,終於賞了他個笑臉,“這次差事辦的不錯。”
趙高喜得不知該如何是好——果然上報了那假趙虎一事,叫陛下再次相信了他的辦事能力。
然而揪出“趙虎”是假的來容易,要查出這個“假趙虎”究竟是誰來,卻頗有難度。
而一事不煩二主——胡亥把這事兒也交待給了趙高。
於是剛走馬上任的新少府蕭何,與他那兩名“一心要報效陛下的”屬官張耳、蒯徹,就見識到了郎中令趙高大人全天候黏人的深厚功力。
還沒兩三天,蒯徹都快習慣趙高的存在了。
清早,蒯徹打著呵欠進殿,毫不意外看到先已經等在裡面的趙高,他熟門熟路打個招呼,“喲,早啊,趙大人,又來啦!您吃飯了嗎?”
“吃過了,吃過了。”趙高也笑眯眯回答著,從袖子裡掏出一件大寶貝,湊到蒯徹跟前兒,給他看,“您瞧,好東西!您看蕭少府會喜歡嗎?”
“崑山玉吶!了不得!好東西!”蒯徹看著也心動,“送了您捨得啊?”
趙高笑道:“瞧您說的,送給蕭少府,那有什麼捨不得的?”
這份討好人的真誠勁兒,叫蒯徹佩服極了。
趙高笑著小聲道:“蕭大人一來就給陛下封了少府,來日富貴只怕嚇死人。小弟因掌管謁者,與諸位早有緣分在,這是天賜機緣,如何能不珍惜?”
他打著這個旗號,混跡於少府衙門,倒是很符合他在朝堂上的名聲。
蒯徹點頭附和,忽然有點羨慕蕭何,自問,若是皇帝給他蒯徹封了這麼個少府,他還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