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老頭問道:“你乃天帝之子,怎得沉在淮水之中?”
胡亥道:“我丟了一面旗子。”
那老頭沉入水中,不一刻又出來,手中託著一面金子做的旗子,問道:“這是您丟的旗子嗎?”
胡亥搖頭。
那老頭又沉入水中,再出來時,手中託著一枚銀旗子,問道:“這是您丟的旗子嗎?”
胡亥仍是搖頭。
那老頭嘆氣道:“敢問您丟的是一面什麼樣的旗子呢?”
胡亥道:“朕之旗幟,彰水德,利萬民,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那老頭笑道:“我知道了。”這次沉水復出,託著一柄巨大的黑色旗幟。
胡亥笑道:“這是朕的旗子了。”
那黑旗裹著胡亥,一路送他安全上岸。
這則神話故事,趣味豐富,圓了胡亥死而復生的紕漏,又暗自吻合了秦以水德而興的大眾共識。
一經面世,便廣為傳播。
到如今,已經無人不知胡亥乃是“天帝之子”,與他那一面“不是金不是銀,卻能號令天下”的旗幟。
可是要讓這些楚人相信胡亥乃是天地之子,他們如何能甘心呢?
就是項羽,此刻也沉默了。
項它的質疑與憤怒也在情理之中。
關鍵時刻,項羽那拎不清的小叔父冒泡了。
項伯自以為機智得小聲道:“可若蒙將軍明知胡亥未死,又怎麼會撒這種容易被拆穿的謊言呢?我看,蒙將軍是確信胡亥死了——可是不知出了什麼差錯,這胡亥沒死絕……”
一時間帳中嗡嗡聲一片,眾人紛紛討論起來。
項羽看向蒙鹽,見他只是安靜跪坐著、睫毛低垂、面如古井——一個死了父兄之人,怎麼能原諒劊子手胡亥呢?一個千里奔襲來救他的人,怎麼會背叛他呢?
“都閉嘴!”項羽一聲暴喝,走到蒙鹽身邊,按著他肩膀,對眾人道:“我視阿鹽如親弟。諸君若懷疑他,便是懷疑我,明白了嗎?”
眾人噤聲。
項羽喝問道:“明白了嗎?咹?”
眾人齊聲,“喏!”
於是約定趁勝追擊,戮力攻漢。
眾人退下。
項羽見蒙鹽神色冷漠,笑道:“別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你殺了彭越——這是一件大喜事……”
蒙鹽淡聲道:“項王不怪我擅自用兵就好。”
項羽道:“你是為了救我——我怎麼會怪你呢?我見你旗下有兩個將領倒是驍勇……”
蒙鹽道:“那是蘇角和涉間,原是跟隨我父親的,後來就跟了我……當初我在淮水失蹤,暴秦的狗皇帝也沒了——他們便隱居起來,如今在廣陵府又聽說了我,便找來了……”
兩人一夜詳談。
那彭越的確是個狠角色,否則豈能騷擾得項羽頭疼無比,還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原本大澤少年起事的時候,推舉彭越做領袖。
彭越一開始推辭,道:“我已經老了,不該參與這些事情,更不用說是做首領了。你們還是推舉別人。”
但是澤中少年堅持,彭越推辭不過,於是道:“好。既然你們要我做了首領,那麼一切都是遵守命令。我們約定時辰,明日在此地集合。”
等到第二日,少年們稀稀拉拉來到約定地點。
彭越道:“今日是剛開始,就只殺掉最後一名。”
一開始少年們還在嬉笑,說何必這麼認真呢?
等到彭越真的殺了遲到的最後一名,少年們全都駭然色變,自此令行禁止。
可以說,彭越是個很有能力的將領,年紀性情又跟劉邦差不多,所以倆人很是交好。
得知彭越被殺的訊息,劉邦一日半都吃不下飯去,固然是傷心友人離世,卻更是擔心自己的處境。
劉邦現在的地位,除了他自己的人馬外,全靠兩個外援支撐。
其一彭越,其二張耳,都是與他私交甚篤。
如今彭越一去,劉邦的忠實盟友便只剩了張耳一人——而張耳卻是個很實際的人,就像劉邦本人一樣實際。
一旦劉邦式微,張耳絕對不會愚忠。
劉邦問計道:“如今彭越一去,楚軍只怕要趁勝追擊,我們兵少糧乏,又少外援,該如何是好?”
張良道:“唯今之計,只有勸說齊王相助。”
劉邦道:“那韓信是個一根筋,蒯徹前去都未成說動——”說到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