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4/4 頁)
從南海郡中運出的商品,倒沒什麼好查驗的。
蒙鹽在旁聽著,至此道:“我們不攻陽山關了?”
胡亥道:“我們繞過關隘,先入長沙郡。”
蒙鹽點頭。
古來關隘是卡住敵人大軍的關鍵點。也唯有胡亥這樣的小分隊才方便繞行;若是大軍繞行,一來無法做到迅速;二來輜重被扣,或是中途被斷開,都是致命的問題。但是對於胡亥這樣的小分隊來說,靈動機變,反而不受關隘轄制。
胡亥又道:“你說縣中有三千兵馬?”
秦嘉道:“正是。要他們都跟著護送嗎?”
“那也太招眼了。朕只需三百人。”胡亥胸有成竹道:“蒙鹽,你隨秦嘉一起,從中選出三百名最年富力強者,扮做鹽商的力夫,隨我們北上。”
“喏。”
胡亥想了想,對秦嘉道:“我們北上,你呢?”
“我……我自然是跟隨諸位大人。”
“你的家人呢?”
“我妻兒都在漢中,已是十年不得見了。”
“原來如此。”胡亥心道,若是這秦嘉在此地安了家,殺縣令之時恐怕就沒那麼幹脆利落了。他笑道:“你放心,跟著朕,有你與妻兒團聚之時。”
秦嘉其實還未信實胡亥的身份,但是此刻他也要藉著這些人回北地,與家人團聚,因此抱拳道:“我這條性命就交到各位好漢手中了。”
胡亥聽他語氣用詞,顯然把自己當成了是什麼山大王,假借了皇帝的名號,來招搖撞騙的。他也不以為意,笑笑道:“好說好說。”
當下蒙鹽清點了三百“力夫”,隨胡亥沿江北上。
有秦嘉的文書在,水路上並沒有出什麼岔子。
一日之後,一行人已經來到了距離陽山關不足百里之處,沿著江水支流,從秤架河的鹽運碼頭下了船。原來隨著峽谷地勢越來越高,再往北,運船溯回而上的阻力就太大了,沒有辦法繼續走水運,只能在此卸下海鹽。
一般的鹽商都是在此處請當地挑夫搬運鹽袋,可是像胡亥這樣,自己帶了三百力夫的,雖然少見,卻也並非沒有。碼頭上光著膀子的挑夫往來不絕,倒讓胡亥等人不那麼顯眼了。
沿著河邊,是秦軍攻佔嶺南三郡後新修的道路,青石板鋪就,雖然放到後世一看,不過羊腸小道,可是此刻,卻是最繁忙最好的路了。
尉阿撩在前面開路,蒙鹽殿後,胡亥走在中間——這的確是羊腸小路,他一路走過來,只見最寬的地方也不超過一米,最窄的地方就只有半米,剛夠一個人側身挑著扁擔透過。沿著這條河邊的新路,一路翻越騎田嶺高聳的群山,透過陽山關,就是長沙郡了!
關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