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4/4 頁)
所立匈奴大單于,我們都是跟隨單于的部將而已。單于要我們去什麼地方,我們就去什麼地方——可沒有從前哪種說法,什麼我們部族的王,又什麼你們部族的王。匈奴的王只有一個,那就是單于。”
右賢王渾邪怒道:“你這個奸詐無恥的小人!只會說好聽的話哄著單于偏袒你!”他似乎忍不住要撲上去跟左賢王胡圖搏命了,“不是你射殺我的奴隸,那奴隸身上怎麼會有你的箭頭?我親眼看到你放箭的!難道還會有假?你也不用狡辯!今天的時候,如果沒有個說法,我絕不會就這麼罷休!”
劉螢輕輕撫摸著駿馬鬃毛,低頭思索著。
匈奴自冒頓以來,實行的乃是二元官制,所有的職位都分左右。冒頓把左右兩邊的官員,分派去管理東西兩側的領土,而他立即掌控最中間的根基地域。當初為了能讓眾人更加依靠冒頓,他把底下的官員都遷移到了別的地方去管理。
比如說右賢王渾邪其實原本是西邊部族的王,但是被安排去了東邊,在中央地區與鮮卑、烏桓之間做了管理者。
而左賢王胡圖則原本是北邊部族的王,因為很得冒頓倚重,得以分到了西邊水草豐茂的地帶。
原本因為冒頓強大的武力鎮壓,所有部族首領中稍微吃虧些的也都捏著鼻子認了——比如說右賢王渾邪。
但是隨著冒頓向外作戰,最近今年往西域地帶用兵,戰爭是節節勝利的,但是收穫卻彼此不同。
獲利最大的,除了冒頓,便是管轄土地與西域接壤的左賢王胡圖。
而最吃虧的,當然就是出人出力卻討不到好的右賢王渾邪。
右賢王渾邪一向是個主戰派,當初與大秦的戰爭也是一力主戰。
如果不是左賢王胡圖等人有心求和,恐怕兩國之間的“和平協定”不是那麼好敲定的。
其實像今日左右賢王之間的摩擦,在匈奴這個諸多部族聯合體中,時有發生。但是因為冒頓強大的個人威信,而且整個匈奴處於擴張上升期,所以眾人之間就算有摩擦,也總能因為更大的利益而彼此妥協,共同依附於這越來越強大的匈奴。
然而有矛盾,就有了可以利用的契機……
就聽冒頓的聲音從裡面傳來,兇惡而又強硬。
“在我面前吵得這麼兇,是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