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子,右邊兒是崔九的房子,崔九不知怎麼看見碧青家跟老爺子中間通著側門,也叫人鑿了一個。
鑿門的時候崔九不再,也沒跟碧青家打招呼,那邊兒牆咚咚的響,小子們還以為怎麼了,忙去找大管家,沈定富過來的時候,已經鑿開了個大窟窿。
一見旺兒,不敢得罪,去請了碧青出來,旺兒這奴才見了定富鳥都不鳥,見了碧青,忙著低頭哈腰說:“那個,九爺走前吩咐了,說繞正門太遠,不如就在這兒開個門,回頭爺來蹭個飯啥的也方便。”
碧青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崔九的臉皮還真是越來越厚了,碧青知道,不讓崔九開門他也得開,開就開吧,等以後叫人在門上加把鎖,看他怎麼過來。
話遠了,說冰塊呢,師傅在桃花村的時候,就挖了個冰窖,崔府送來的好多食材短不了冰,武陵源的房子蓋得時候,也留出了冰窖,不僅武陵先生的房子有,自己家也有一個,只不過自家那個是空的,沒來的急儲冰。
碧青琢摸著,今天冬天多存點兒,到了明年入夏就不用愁了,冰塊放到屋裡能當空調,砸碎了放上鮮果碎,就是一碗鮮果刨冰,荷葉茶裡扔幾塊冰,也能起到更解暑降溫的作用,總之好處多多。
不過,今年的冰卻只能從師父哪兒弄來的,天太熱,用來鎮著雞絲,免得變質,醬料汁兒早就調好,裝在一個罐子裡,這會兒開啟上頭的油紙,用勺子攪合勻了,澆在放了雞絲黃瓜絲的涼麵上就成了。
縣衙六部司的主事熱哈哈的跟著杜子峰跑了過來,本還以為來了京城的欽差到了,卻誰也不是,嘴上不說,心裡都有怨言,不想能在王大郎家蹭頓飯,頓時滿心的不滿都散了。
去 年收番薯的時候,就是在王大郎家吃的,熬的白白的大骨湯,汆了圓滾滾的肉丸子,配上黃澄澄的發糕,那個香的,這都一年了還記著呢,饞的狠了,叫家裡的婆娘 照著樣兒做過幾回,可就不是那個味兒,現如今,誰不知道大郎媳婦兒做的一手好吃食,家常的飯食到她手裡也變得別樣香甜,故此,沒一個嫌棄涼麵簡單的,迫不 及待的端著碗吃了起來。
慕容湛格外新鮮,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這麼吃飯的,更沒見過這麼做飯的,還在地頭上就支開了桌子面板,那邊兒 切著黃瓜絲,這邊兒麵條已經挑在了老大的粗陶碗裡,兩個丫頭挑面,兩個丫頭放雞絲兒,那邊兒切菜的是剛才那個機靈丫頭,旁邊兒一個差不多大的丫頭往碗裡放 雞絲兒。
支桌子,搭板子,搬搬抬抬的力氣活兒,都是幾個小子幹,不用人指揮,一個個都知道自己幹什麼,絲毫不亂,不一會兒,一人手裡都端著一碗冒尖的麵條西里呼嚕吃了起來,自己眼前也有一碗。
慕容湛有些發愣,老大的粗陶碗,都趕上東宮的面盆了,韭菜葉寬的麵條,擀的頗勻實,雪白的雞絲,青青的黃瓜絲,上頭澆了老大一勺醬料,也不知拿什麼調的,紅亮好看,香氣撲鼻,沒嘗光看著就覺著好吃。
慕容湛試著夾了一筷子,竟然比想象中味道還好,一碗涼森森麵條吃下去,立馬汗意全消,不知是不是趕路的緣故,一碗麵條下去,竟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招手叫過來個小丫頭道:“再給我來一碗。”
小丫頭也不吝嗇,立馬就給他端過來一碗,吃了兩碗麵條的太子爺,終於飽了。
杜子峰卻連一碗都沒吃下去,不是麵條不好吃,是沒心思吃,太子殿下就坐在正對面,自己吃得下去才怪,心裡也在琢磨,一會兒吃了飯怎麼辦,太子殿下在這兒呢,自己橫是不能回去吧,可留在這兒,不能接駕,貌似也不成。
為難的時候,不禁看了碧青一眼,碧青跟家人坐在另外一張桌子上吃麵,杜子峰看了碧青半天,發現她沒有絲毫變化,彷彿太子殿下就是個最平常的客,招待頓麵條就成了,沒有任何慌張的情緒,甚至,她一家子從老到小,包括下人也都如此。
杜子峰不免有些汗顏,既太子殿下不想揭破身份,自己就跟碧青一樣,當他是個平常人就成了,糾結個什麼勁兒啊。
這麼想著杜子峰平靜了下來,碗裡的麵條吃了,就跟慕容湛告辭,領著人接著去收番薯了,一個縣裡的番薯呢,今兒一天可有的忙了。
碧 青也沒怎麼理會慕容湛,吃了飯就接著幹活去了,冬月帶著人收拾東西,沈定富指揮著小子開始往回拉東西,先拉零碎的,最後再把地頭挑好的番薯拉回去,交代埋 到地窖的沙土裡,這是姑娘吩咐的,說這麼著能放,一兩年都不壞,等吃的時候,刨出來放到日頭地兒裡曬兩天,又甜又面,甭提多好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