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是人之常情。
趙菁先頭進來的時候就聽說徐思安打了人,如今料想打得是這康夫人的嫡幼子。說起來也是好笑的,康太傅堂堂前朝的狀元之才,幾個兒子卻都平平,只有大兒子繼承了他的衣缽,在仕途上頗有建樹。而這個嫡幼子,又兼這康夫人疼愛,從小養出一身紈絝的習性,如今已經二十出頭了,尚未娶親,康太傅一氣之下,便讓他進了京畿大營好好歷練。
想想同是二十來歲的人,徐思安常年征戰,早已經練就了一身肅然剛硬的氣質,談吐間更是氣勢雄渾,可人家的兒子,被捧在掌心,尚且還是個紈絝,趙菁便在心裡又覺得徐思安好了幾分。
那康夫人原是不想理趙菁的,但似乎對孝宜長公主有幾分懼怕,便端著笑站了起來,朝著趙菁見了個半禮。趙菁頓時又明白了幾分,想來康大人只扶正了她,卻尚且還沒替她上書請封誥命,不然以康大人正一品太傅兼文淵閣大學士封號,她怎麼說也是個一品誥命夫人,是用不著給趙菁行禮的。
趙菁也不拿大,只朝著她福了福身子,算是還了禮數。
除了國舅夫人柳清嫣之外,另兩位夫人身邊各帶著一位妙齡的姑娘,卻反倒只有康夫人是獨自一人前來的。京城之中誰人不知,這康太傅的嫡長孫女才色雙絕,如今是皇后之位的不二人選了。可偏偏這樣一個姑娘,今兒卻沒有過來。
一時間趙菁落了座,這正廳也就熱鬧了起來,不時還有別家的女賓過來,大廳裡的姑娘們也越來越多了。
齊芯蕊先前只躲在趙菁的身後,如今人越發多了,姑娘們總要互相問候的,她便侷促了起來,穿著這樣一身衣服,眾人用大腳趾想一想,也知道她必定是不受歡迎的,所以壓根就沒有人過來同她說話。
徐嫻本就膽小,寸步不離的跟在趙菁的身邊,只怯怯的看著姑娘們說話,並不敢過去。不過倒是頻頻有人往她這邊看一眼,似乎對她有些興趣。趙菁認得那姑娘,是跟著龔氏來的,正是龔大人的大孫女龔映雪,便側過頭對徐嫻道:“那是龔姑娘,她喊你過去,你就去吧。”
徐嫻卻還是有些不敢,趙菁正不知怎麼勸她,沒想到那龔映雪卻落落大方的走了過來,朝著趙菁福了福身子道:“夫人,我能帶著嫻妹妹去外頭花廳裡玩會兒,那邊有人在結詩社。”
趙菁雖然知道徐嫻必定是不愛什麼詩社的,但這樣熱鬧的場合讓她看一眼,也是好的,畢竟經歷的多了,膽子也就大了。趙菁便笑著道:“你去吧,”她又看了一眼齊芯蕊,這樣被落單了著實可憐,便又道:“齊姑娘也一起去吧。”
雖然和盧馨月撞了衫,可主人家畢竟沒說什麼,她這樣躲著,似乎也不是個道理。這會子丫鬟婆子都沒跟進來,她也找不到人去問問,到底鍾媽媽有沒有幫她再備一身衣裳。
齊芯蕊聽了這話,只感激的看了趙菁一眼,自己卻又覺得難堪,便小聲道:“我……我就不去了……”
徐嫻向來覺得齊芯蕊大方得體,她也不是太懂這裡頭的規矩,倒是拉著她的手道:“齊姑姑,就一起去嗎?”
一旁的龔映雪卻早已看明白了幾分,不過如今是趙菁親自開的口,她也不好回絕,便跟著陪笑道:“那就一起去吧,我也不會作詩,就是去看熱鬧的。”
齊芯蕊見兩人都這般堅持,便點頭答應了,硬著頭皮跟著她們一起往花廳去了。
所謂花廳,原是一處三面環水的水榭,房前屋後放著各色的鮮花,就連房樑上都攀上了綠油油的藤曼,上頭無名的小花在陽光下盛放。廳中掛著絞綃紗做的簾子,薄如蟬翼,卻將屋外的炎熱完全隔開了,有又徐徐的清風吹過水麵,帶來陣陣的涼氣。
三人走到花廳門口,還未進門,便聽見幾個小丫鬟在抱廈裡閒聊。
“你們方才瞧見那個齊姑娘了嗎?她居然也穿玫紅色的衣服,真真是好不要臉。”為首的丫鬟一聽就是伶牙俐齒的樣子,毫不客氣的數落了起來。
“你這丫頭片子,少胡說,姑娘都沒說什麼,你在這邊亂嚼什麼舌根?”
那丫鬟聽了這話,卻不依不饒道:“我又沒說錯,那個齊姑娘不過就是個沒爹沒孃的孤女,和我們也差不多,還穿得這般花枝招展的,姑娘自老爺去世之後,便不肯穿紅衣,這一回是因了要及笄,長公主才特意為了她做了這一身簇新的衣裳,又怕正紅的她不肯穿,所以選了個玫紅色,你瞧瞧今日來的這些姑娘,有哪個是穿成她那樣的?分明只有她是故意的。”
☆、第146章
眾人哪知盧馨月不穿紅衣原是有這樣的隱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