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齊芯蕊; 對趙菁道:“今天多虧有了姑姑在,不然我就……”徐嫻和齊芯蕊雖然年紀相仿,但齊芯蕊畢竟是雙胞胎的姑母; 所以徐嫻按例也應該稱她一聲姑姑的。
趙菁瞧見徐嫻眉眼中都透出了淚光來,知道她方才必定是覺得委屈極了,便拉著她的手背安慰道:“放心吧,既然認清了盧馨月的面目,以後不同她一起玩便好了。那麼多的貴女閨秀,總有心底善良又溫婉的。”
徐嫻聽了這話點點頭,想著出來了一整日也有些累了,便靠在了趙菁的肩頭打起了瞌睡來。趙菁細細的打量了齊芯蕊一眼,如今她和賀夫人已經搬回了齊家,這一陣子一直服侍著賀夫人調理身子,整個人倒是比以前跟安靜沉穩,也少了幾分敏感浮躁了。
趙菁便開口道:“一會兒先回我們府上,將衣服換回去了,我再派人送你回齊家吧。”
齊芯蕊聽趙菁這樣說,也是反應了過來,只點了點頭道:“我聽夫人的,若是讓長姐知道我在宮裡遇上了這樣的事情,怕是又要擔心了。”
“你現在當真是越發懂事了。”趙菁讚了齊芯蕊一句,心裡倒是默默想起了她的婚事來。如今賀夫人已經回了齊家,按說她自然會給齊芯蕊操辦,只是賀夫人那身子,終究是要養一些日子的,這若是等她養好了身子再張羅這些,到底是有些遲了。況且眼下徐嫻也大了,倒是也可以一起相看起來了。
趙菁回了武安侯府,徐老太太見她們都平平安安的回來了,一顆心也算是落地了。老太太也不知為什麼,每次趙菁進宮總是懸著幾分心思,那邊張媽媽也不知道勸了她多少次,只說她是白操心而已,可老太太就是不聽勸,還是往小佛堂裡頭唸了一會兒經書,才算是心口鬆了一口氣。
徐老太太瞧見徐嫻得了賞賜,也是高興的不行,將那碧璽手串拿在掌心看了好半刻,這才點了點頭道:“這東西瞧著確實不錯,看來太后娘娘這回倒是當真沒有小氣,是賞了個好東西給你。”老太太這話說的有意思,趙菁聽了忍不住抿了抿嘴,對於太后娘娘的賞賜,老太太一直耿耿於懷的,大約就是先前那位去了的侯夫人。
徐老太太在松鶴堂留了她們片刻,見她們還沒換下進宮赴宴的衣裳,便也放她們都回自己的院子裡去了。
※※※※※※
卻說宮裡的宮宴散了,方才熱熱鬧鬧的永壽宮一下子就又冷清了下來。魏太后站在廊下漫不經心的喂著雀兒,外頭宮女進來回話,說是小皇帝過來了。
平日裡魏太后是很少往御書房去的,大雍並沒有垂簾聽政的慣例,後宮不得干政,魏太后一向幽居在這永壽宮,不逾越雷池半步。
小皇帝每日裡也不經常過來,母子兩的感情反倒生疏了幾分,周旭因此也反倒跟服侍自己的幾個宮女更親厚些。
魏太后聽說周旭過來了,將掌心剩下的碎米粒撣在了地上,任由那雀兒嘰嘰喳喳的張著嘴巴亂叫,站在廊下等著周旭,見他走近了,這才開口道:“聽說你在御書房和武安侯夫人聊到了未時,也不知道你們之間有什麼好聊的。”
魏太后如今也不敢小瞧了這個兒子,脾氣卻是一等一的倔強,且骨子裡更有一些陰鷙的地方,倒是像足了某人。
“不過就是隨便聊聊,母后這邊熱鬧著,自然也不缺姑姑一人在這裡。”周旭淡淡的開口,聽見那雀兒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就伸出了小手指逗弄了幾下,便有宮女將餵食的小碟子拿了過來,周旭便捏了一把小米,撒進籠子裡去。
魏太后聽了這話只覺得甚是無趣,不過還是耐著性子道:“皇上明知道這七夕之宴是哀家是為了皇上才辦的,你自己倒是躲懶去了,豈不是怠慢了那些姑娘們?”
小皇帝聽了方才趙菁的勸說,在這上頭已是看穿了幾分的,便隨口道:“母后喜歡就好了,兒子看著她們都是差不多的,就按母后的意思罷了。”
魏太后倒是沒想到周旭今兒居然這樣好說話了起來,只稍稍有些奇怪,轉過頭見他臉上依舊是漫不經心的表情,便笑了笑道:“皇上既然這樣說,那哀家倒是想跟皇上商量個事情。”
小皇帝喂完了雀兒,聽了這話也有些好奇,跟著魏太后一起回了大殿中。宮女沏了茶進來,兩人各稍稍喝了一口,魏太后便開口道:“皇上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哀家年紀也大了,整日住在這裡宮裡,倒是冷清得很,若是皇上能早日選後立妃,哀家也有個伴兒。”
周旭聽了這話眉梢便微微挑了挑,但想起趙菁的勸慰,便也收了幾分反感,想了想道:“朕不是說過了嗎?母后喜歡就好,朕一切聽母后和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