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不爽,指不定哪天又來一道聖旨把他們全家都咔嚓了,這不,看著公公手中那個熟悉的黃綢卷,小雅全身警鈴大作。
“這裡的確是藍韓宇的家,不過爹孃出去了,不知您找爹孃有何要事?“
那公公一聽,對小雅的態度更加恭敬了“藍小姐您好,咱家是來宣佈聖旨的,麻煩您叫裡面的人都出來接旨“
小雅知道,在現世,皇宮裡的那位就是老大,為了她的家人,她只能服從。一行人跪下後,公公開始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封藍府千金藍戈雅為皇后,即日起進宮和皇上舉行大婚。
欽此!“
小雅怒了,靠,這皇上居然還有孌童癖,她可不會忘記當初離開天啟城的時候,那皇帝就已經四十好幾了,現在估計都快進棺材的人了,還讓她進宮伺候。
公公也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被封后還憤怒的,可是她現在已是皇后,他也只能巴著,彎身請示道“皇后娘娘,您請接旨啊,準備下隨咱家一起回京吧”
小雅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好問道“公公,原來的皇后呢?”
公公先是愣了一下,早是人精的他立刻明白了小雅的意思,也顧不得禮數了,忙解釋道“皇后娘娘,想必您還不知道先皇前些日子剛駕崩”說著那公公還作勢擦了擦雙眼,接著道“皇上剛登基就命奴才來接皇后了,足見皇后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小雅心裡稍微舒坦些了,雖然不願意進宮,但是她也沒有辦法。雖讓這裡皇帝老子最大呢。而且享受了這麼多年的親情與關愛,她也知足了。如果她的進宮能給家人帶來平安的話,那也是種不錯的報恩方式。
想通了的小雅也不再為難公公,直接領旨謝恩了。有點遺憾不能直接和爹孃道別,估計這一別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可是一想自己現在可以隨意的進入到人的夢中,也就釋懷了。和哥哥們道別後隨著公公一行人前往天啟城。
第13章 太子自述
我叫天啟智宸,是天啟國新登基的王。天啟乃國姓,只有天啟國的王才擁有這個姓的權利,之前我一直姓天。父王駕崩的那天也是我登基的時刻,從小我就頂著太子的頭銜,所以我一直都知道那個位置是屬於自己的。登基那天沒有多少的興奮,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直到父王身邊的公公當眾宣佈了另外一道遺詔,即封曾經的藍相千金藍戈雅為我的王后。
這道聖旨果然在眾臣中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我的岳父,也就是太子妃的爹爹,如今的楊高楊丞相。這樣也好,我本來就沒有準備封他的女兒為往後,父王的一旨遺詔不但斷了眾臣子的心,也讓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心。沒錯,在很早很早,早在六年前我就開始留意我未來的妻,她的家人都叫她小雅。
依稀記得,那天本是公公帶著聖旨和毒酒到了藍相府的,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我都是旁觀者,對於父王的做法雖然不贊同,但也明白父王的心思。近幾年,藍相在天啟國的呼聲越來越高,雖談不上功高蓋主,但是太得民心有時候也是種罪。皇位的確很誘人,但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了父王光鮮的一面。只有我知道,前一天晚上,父王一直跟我在相國寺和方丈聊了一夜。其實,父王心裡也是愧疚的吧,他應該最清楚藍相根本不可能謀反,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所謂的證據不過是一些陳年和另外兩國大臣的來信,怪只怪藍丞相不該被人發現那些書信的存在。
說起來,楊高也厲害,藍丞相收到的信件已經全部交給了父王保管,他居然從別處找到了藍丞相寄給他們的書信,呈現給皇上。其實大家都明白那些信肯定是陳年舊事了,看信紙就明白,狡猾的楊高居然將信紙上標明日期的部分撕毀,只留下正文部分,也正是那殘留的部分給藍丞相扣上了叛國的罪名。
不過,楊高這人也的確有膽識,竟敢拿著這信來要挾父王,一看內容,大家都明白那是父王還是皇子的時候請鄰國幫忙他登基的密件,若父王視若無睹,那這書信一旦公佈出去,雖不會造成叛亂,但肯定有人會以為父王的王位來的不正。而且當年也的確差點爆發爭位的血案。政治就是這樣,永遠都沒有所謂的黑與白,有的只是利用與被利用。
最後,父王只能選擇了妥協,犧牲藍相,其實他心裡也很不舒服。又有哪位君主會心甘情願的被人要挾的呢,父親的例子也讓我明白了很多。正是如此,我才會在自己羽翼未豐滿的時候選擇了迎娶楊高的女兒為太子妃吧,雖這樣說,但誰又知道這是否是當初楊高和父王的交易之一呢,這就是生在皇宮中的無奈。任何時候上天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