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心盡力的侍候好相公,如果沒成,就請我給她恩典,到時候隨便配個有體面的管事。”馮嫣如說完還朝外看了看,見柳麥在遠處立著,心下放心不少。
穆幕茗聽罷不再繼續追問,這樣也算是妥當的安排。
兩邊用完午膳後,穆幕茗和劉老國公爺在馮府小坐了一會,遂打道回府。
在回府的路上正好遇見雙雙,雙雙焦急的說道:"二姑奶奶,奴婢總算是找著您了,您快跟著奴婢回一趟吧,夫人發了很大的脾氣,認誰都勸不住,三公子讓奴婢來尋您去勸勸。"
穆幕茗聽了趕緊讓雙雙上了馬車,叫紅雲去給老頭子說了一聲,遂吩咐馬車徑直去了穆府。
靜寧閣裡一片靜謐,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雙雙輕手輕腳的進了內室,穆幕茗想了想剛才雙雙的話,說是有人擅自挪動了修繕花園的六百兩銀子,現在還沒問出是誰使的絆子。
穆夫人大發雷霆的說道:"豈有此理,想我平日裡待你們也不薄吧,出了這樣大的事情,都過了兩三年年,你們竟沒有一個人敢來跟我稟報,可見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今日我要是不把這壞了一鍋粥的老鼠屎給找出來,那豈不是要反了天去。"
穆幕茗進去的時候,穆夫人臉色微霽,立馬輕言細語的問道:"幕幕,你怎麼突然回來了?"
穆幕茗隨便找了個藉口:"女兒跟這公爹去馮府探望馮將軍,正好路過,就回來看看父親和母親,女兒也有些時日沒見雙親了,甚是想念,母親何故發如此大的脾氣。"
穆幕茗不說則以,一說穆夫人又來了氣:"也不知道哪個取了銀子沒修繕花園。"
穆幕茗是知道這個事情的,當初月季還在的時候就已經向母親提起過,花園的石桌石凳有的菱角破了,花園的欄杆也倒了幾處,需要找個熟悉的工匠來修繕一番,當時她記得賬本上是支了六百兩銀子,當時她也沒太放在心上,因為她的菊園裡的亭子和柵欄都修繕了,她就以為花園裡面也一同修了。
沒想到沒修,怪不得母親發如此大的火。
也不知道自己和哥哥大婚那日親戚們有沒有瞧見那些破了菱角的石桌石凳,要是看到了,那可是大掉體面。
穆幕茗便插嘴道:"母親,您是怎麼發現這件事的?"
穆夫人重重的探口氣道:"自你出嫁後,我這每日裡照顧你父親還有兩位哥哥的飲食起居,再就是府裡的瑣碎雜事,每日都忙得腳步離地,這哪裡顧得過來,還不是你父親昨日裡邀請戶部侍郎來家裡做客,別人在花園裡小坐一會會,就東挪七挪,事後你父親就留意看了看,一看就氣呼呼找上我,不問三七二十一,將我訓辭了一番,你說說,母親為了這個家,每日裡累得連口水都喝不上,還要無端的受你父親的氣。"
說著說著就開始抹起眼淚來。
紅雲見狀就依著穆幕茗的眼色,帶著眾人垂首而退。
都說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穆夫人算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
每次來事,都是自己的這個小女兒來陪著自己,安慰自己,說什麼順路回來看看,怕是榮雀指使哪個小丫頭去給女兒報的信。
三個兒子都趕不上這個小女兒。
穆夫人想著這些,心裡就舒暢了許多。
穆夫人不想女兒為這些雜事煩心,自女兒三天回門後就幾月沒回來了,怕是劉府也有不少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遂岔開話題問道:"聽說劉進活捉了哈拉將軍,不日就要回京受賞。"
穆幕茗見母親也不提,便跟著母親的話匣子說道:"確實如此,確切的說,進哥哥三日後從西華門入京。"
穆幕茗心裡也不想多說這件事,現在京中對戰事眾說分層,有的人認為這次太子軍糧運送到位,應該居首功,有的人認為是劉進的功勞,甚至還有的人給皇上拍馬屁,說是皇上的威嚴震懾到敵軍,甚至更離譜的都有。。。。
"母親,家裡的事情也多,您現在的身體也大不如從前,不如早點給三哥辦婚事吧,這樣有了三嫂的幫襯,您也能輕鬆許多,安心享福"穆幕茗突然轉換話題讓穆夫人有點不適應,但是很快就反應過來道:"張豔豔回來了?"
穆幕茗的心思一下子被母親看穿了,片刻的失神之後扶著穆夫人坐下,絮絮叨叨的說道:"母親,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豔豔姐姐為了三哥,說服她父親一把年紀還背井離鄉,來到京都這龍爭虎鬥的地界,你不看僧面看佛面,總得給一次機會人家吧"
穆夫人不由得又怒氣衝衝的說道:"你說得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