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下,足見聖上對殿下的喜愛!”張內官揖禮笑道、
“多謝張內官吉言!”壽陽公主樂呵呵,轉頭對呂楊道:“呂待詔不是,現在應該改稱呂侍講了,呵呵,翰林院的侍講,比壽陽宮待詔高了三級,父皇真的是很看重你呢!”
張內官揮了一下手,兩名侍衛立刻抬了一口紅木大箱子上來,箱子開啟來,赫然是兩套儒衣,一套是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講官服,另一套是一等子爵的爵服。
正六品的官服,已經是大明亮的硃色,非常顯眼,比青色的下三品官袍來更加氣派和耀眼,若是穿上去,無形之中就有貴氣和官威,因為官服上面有著不少具有王道意念的聖道文字。
一等子爵服則沒有什麼官威了,主要蘊藏的是貴氣,衣服是黃底色,秀繇魚黑紋。高冠則是黑色繇魚沖天冠,紅底,也是秀繇魚黑紋,看上去貴氣異常。
“還真是”呂楊看到這兩套儒衣,頓時微微吸了口氣,壓住心底的激動。官服並非日常穿戴,不過那身一等子爵服就不同了,無論是衣裳還是高冠,都適合平日穿戴,代表了尊貴的身份和地位。
只要將那紅底黑色繇魚沖天冠戴在頭上,走到哪裡必定是眾人矚目的情景。若是這樣一件象徵著貴族子爵的服飾出現在一位未及冠的少年身上,那就不得了了,因為帝國已經一百多年沒有賜爵,目前但凡有爵位的都是從先父那裡繼承來的。
根據爵位繼承法,繼承爵位的都是嫡子,或者說是第一順位繼承人,這樣的人在家族之中輩分都很高,等到他們的老爹死了之後,他們的年紀估計也有四五十,甚至是六十。這是爵位繼承的一般規律。
若是出現一個年輕的爵位繼承者,那絕對是擁有爵位的老傢伙老來得子,不過這種情況太少了,一般貴族都是三妻四妾、姬妾成群的。一般不是子女成群就是絕無子嗣,哪有什麼老來得子的情況?若是老來得子,估計也是別人的種!否則風流多年,能有子嗣早就有了,哪用等到老了才有?
大匡皇朝一般是十八歲,甚至是十六七歲便可以及冠,及冠之後就可以娶妻生子,所以皇朝男子一般未及二十就已經有幾個兒子和女兒了,這樣的情況十分普遍。
是以能夠繼承爵位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中年人,或者是半截入土的老傢伙,很少有年輕人繼承爵位的,像呂楊這樣得皇帝賜爵的少年人(為及冠)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馬遊街
曹道元和一眾迎接欽差的儒師們眼睛都變得熱切了,盯著那口大木箱裡的爵服,眼發綠光。
大匡皇朝的翰林院是朝廷之中最為“臃腫”的一個行政機構。它除了身處神都的翰林院本身之外,還包括了神都的太書院,以及全皇朝九州所有書院,人員則囊括九州所有的儒師。
翰林院的職能還有一部分和吏部交叉,掌握著所有儒師的編制,並和吏部擁有對儒師的功績評定、升遷考核等等權力,實權還是很大的,畢竟大匡皇朝是一個聖道皇朝,全天下以讀書人為尊,所以管理讀書人的機構,權力怎麼都不會小了。
儒師們並不缺官袍,大儒、鴻儒甚至是宗師,也有掛著翰林院侍講、侍讀、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學士等名頭的。譬如院主曹道元,便掛著翰林院大學士,正四品。呂楊的老師黃宗羲乃是翰林院侍講學士,從五品,僅比呂楊高那麼一點點。
有此可見,這次恩賜真正是皇恩浩蕩。呂楊只著了一本《丹道》,就獲得了別人難望項背的官位。
最離譜的還是那一等子爵爵位,一般的情況下,非開疆拓土之功不賜爵位,這是共識。不過這一次皇帝竟然賜了爵,可見在皇帝的心裡,煉丹之術的功績堪比開疆拓土。
一套一等子爵的爵服,那是整個書院都沒有的啊,上至書院院主,下至低微功名的學生,估計除了公主身為皇室中人有爵位之外,其他人都是沒有的。
“能夠得到一個爵位,不要說是子爵,就是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按照皇朝典律,子爵可襲三代到五代,男爵可襲兩代或三代!”儒師們心想著,又是嫉妒又是歡喜。不過轉頭想象,呂楊能夠將《丹道》一書刊發天下,將會惠及多少人?這麼一想,一個子爵爵位還算輕的!
曹道元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呂楊能夠獲得一等子爵位,這不光是呂楊的光榮,還是白龍潭書院的光榮。有了呂楊這個活招牌,還不知道今年開春會有多少學子前來考學,不知道會不會增多三成?
曹道元心裡盤算著,客客氣氣讓儒師們將欽差接待好,送到書院最好的樓閣,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