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持實力,暫撤大寨,他日一旦能扭轉局勢,寨主何愁不能再重整旗鼓、重新收拾麼!”
殷乘風從來慣聽伍彩雲的意見,但自妻新喪後,心志頹喪,不曾下過重大決定,多由盛朝光作主。現聽赫連春水、高雞血這般相勸,一時躊躇未決。
息大娘目明心清,道:“殷寨主,你莫要再猶豫了,我想,如果彩雲姑娘在生,也會這般做法的。”
此語果然有效。殷乘風神色愕然道:“恨只恨我連這塊與彩雲生前相聚之地,也保不住!”
於是下令急撤,青天寨一向以牧馬為業,當下挑選健馬數百匹,連同寨中老弱婦孺,盡皆撤走,留下兩百精兵,以強彎利兵,苦守斷後。
息大娘、高雞血、赫連春水因見禍由己出,拖累南寨,全向殷乘風請命,要求截阻追兵。
鐵手則道:“斷後固然重要,但南寨一眾精英、眷屬,仍需高手相護、開路。”遂作安排:由鐵手作先鋒,息大娘隨行護眷,高雞血和赫連春水這兩員猛將則攔阻追兵。殷乘風主持大隊,強渡易水,沉舟登陸,往八仙台避去。
這一路虞戰,連番惡鬥了幾場,“連雲寨”子弟傷亡或遭擒了近半,只餘兩百餘眾,直奔八仙台;然而官兵也死傷兩百多人,被易水攔斷,無舟可渡,徒呼奈何。
黃金鱗即命當地縣衙立即造船制筏,準備過江追擊,文張喬裝打扮,率舒自繡先行渡易水,到了八仙台。
黃金鱗這下可又佩又嫉,心想文張身為權貴,居然敢冒險犯難,直搗黃龍,就憑這點膽識,自己可比不上,於是羨慕之餘,更多了一層嫉忌。
文張卻也有文張的想法。
他見殷乘風棄車保帥,得存元氣渡江,只怕八天十日,難以輕取,唯在戰鬥中瞥見無情的兩名近身僕僮,心想無情、鐵手必在附近,因何卻一直不出手、不出頭、不出面,只要自己擒得住一名劍僮,便可押其返京,交由相爺發落,藉以指證無情參與叛變,殘殺官兵,最好還抓到鐵手混在匪軍內的罪證,一石二烏,除了捉拿戚少商、平匪亂之外,又是一個排除異己、得建殊功的妙計!
文張這下定計,所種下的因,以及所得到的果,機緣巧合,生死變化,連他自己也意想不到!
第八十五章 搶崖
殷乘風把三百多名殘兵重新編整,高雞血建議要化整為零,使官兵顧應不及。
鐵手卻不贊同:“若無婦孺老弱,此計可行,但如今寨中眷屬安全為要,一定要集中兵力,全力護眷突圍,強渡易水,如果軍力分散,更易被敵人逐個擊破,應救無及。”
赫連春水是將門之子,行軍打仗,自有腹旬:“鐵二爺所說甚是。敵眾我寡,此時兵力只宜集中,以銳鋒破重困,不能各覓生路、各自為政。”
高雞血身為綠林中人,對布軍對陣之事並不甚詳,相比之下,赫連春水是將門虎子,對調軍進退,反而甚為幹練。高雞血自然聽從赫連春水的意見。
殷乘風本也捨不得跟手下弟兄、寨中老弱分散,於是遣兵調將,自與鐵手、唐肯、範忠作先鋒開道,以赫連春水的部屬十一郎、十二妹及“虎頭刀”龔翠環押左翼,南寨弟於玉冠珊和喜來錦那一組捕役衙差押右翼,赫連春水、高雞血及其什八名部屬,負責斷後,各率殘兵,殺出拒馬溝,直奔繞影山,意圖自繞影壁翻落,再渡易水,逸向八仙台。
官兵的主力不在拒馬溝,反而等候青天寨的人翻越繞影山時,才在山腰團團包圍,想一股將之殲滅。青天寨集中主力突圍,向後山三度衝殺,官兵人多勢眾,幾也抵不住一衝再衝。
黃金鱗原率部在前山攻打,全山包圍,接到急報,忙命顧惜朝率一千精兵,增授後山的文張部隊。
殷乘風心亂神清,在第四輪突圍時,忽轉向埡口,盤旋而下,顧惜朝增援,反把兵力堵在後山,青天寨卻自山陰棧道強闖而下。
但山陰道上亦有官兵把守。
李福、李慧還有遊天龍,都是扼守山陰棧道的重將,他們帶有五百兵力,伏彎佈陣,棧道狹隘,殷乘風一眾本是決渡不過去的。
“陷陣”範忠提著斬馬刀,幾度衝殺,第一次眼看要衝過去了,但被箭雨射退回來。第二次他是衝過去了,可是大隊跟不上來。第三次再衝,中了數箭,眼看就要被伏兵所殺,鐵手搶上棧道,把他救了下來。
殷乘風看得義憤填膺,拔劍上陣,咬牙道:“讓我來。”
鐵手攔住了他:“你是主帥。寨中兄弟,以你為寄;寨中父老,以你為託。你出事不得,讓我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