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侯元真想不到會有此奇遇,手中拿著達摩手著“洗髓經”,心中暗道:“他已經走了,自己既已得到這冊武功秘經,不如趁早離去的好。
但繼而一想,覺得不妥,這位南宮老人家武功高不可測,他回來如果找不到自己,勢必下山去找,自己腳程萬萬不如對方,一旦被他找到,就有口難辯,何況皖西三俠、智光、無形刀邢鏗等人,也一定會在四處找尋自己,天下雖大,沒有一處藏身之處。
倒不如依照南宮老人的吩咐,先把口訣背熟了,由他傳自己練法,省得自己去摸索,三天之後,他雖把這冊東西收去,自己也已背熟,索性就在這裡用功苦練,等練會了再下山不遲。
他經過一番考慮,也就打消了逃走的念頭,當下就走出洞口,準備就著陽光坐下來讀書,那知一跨出洞口,不由得大吃一驚!
原來這座巖洞,竟在一座插天高峰的半山之上,離洞口不遠,就是壁立千刃的懸崖,腳底下白雲如絮,看不清下面究有多深?就是要自己下去,只怕也無法下去。
他不敢多看,而且時光也十分寶貴,回入巖洞,就在洞口內倚壁坐下,翻開書本,裡面果然有總訣,以及運氣行功,洗髓練形等篇,文字深奧奇崛,多不可解。
字行之間和上下天地頭都有密密麻麻細如蠅頭的註解,幾乎全寫滿了,看字跡顯然有許多人的批註?
當下就依照南宮老人的囑咐,先就經文專心誦讀起來。
快近中午,只見人影一閃,南宮老人已在洞口現身,他兩手提著兩個大麻袋,看到侯元正在專心誦讀,意似頗為嘉許。
侯元趕緊忙放下經書,站起身,恭敬的叫了聲“義父!”
南宮老人含笑道:“這兩袋東西,老夫是從六十里外的鎮上買回來的,光是一百斤白米,大概夠你吃三個月了,來,現在咱們可以做飯了。”
侯元跟著他走人洞中。
南宮老人放下麻袋,一袋是食米,另一袋中有鐵鍋、碗筷,和滷菜、筍乾、肉脯、風雞之類,看來果然可以食用三個月了。
侯元道:“義父太費事了,孩兒隨便吃就可以了。”
南宮老人呵呵笑道:“三個月時間,雖然不算很長,但也不算短了,人是鐵,飯是鋼,總得把飯下得下去。”
侯元裝出一臉感激之色,說道:“您老人家太好了。”
他捧起米袋,跟著南宮老人走向洞後,這裡就嫁進入屏風後面一般,雖是巖洞,卻像條狹長的谷地,洞頂隱隱透下天光,卻不知光從何來?
右首石壁間有水潺緩,下有面盆大一個石潭,積水盈尺,左首壁下疊石如灶,南宮老人正好把鐵鍋放到上面。
侯元喜道:“這裡倒是天然的廚房。”
南宮老人微微一笑道:“這座石窟,原是一個修道人的住所,四十年前,被老夫無意中發現,這修道人自稱即將尸解而去,把這座洞府舉以相贈,昨晚老夫帶著你出來,才想到你正好在這裡修習‘洗髓經’,因為這裡長年白雲封山,人跡罕至,是練功最理想的地方。”
侯元乘機問道:“方才義父下山之時,孩兒跟著出去,看到洞外壁立千仞,無處著足,三個月之後,孩兒如何下得去呢?”
“哈哈!”南宮老人仰首大笑道:“山石不是整塊生成的,其間多少總是有縫隙的,如何著足,那要看你如何走法?你練了三個月‘洗髓經’,若是連區區石壁都下不去,豈不愧對達摩師祖了?”
侯元不信的道:“孩兒只要練習三個月,就能下得去嗎?”
南宮老人道:“洗髓經功參造化,有脫胎換骨之效,尤其是年輕人步上武學的金階,旁門中人,得到它可以伐毛洗髓,更上層樓,所以才會有許多人心生覬覦,豈是普通內家功力。而已?”
侯元聽得更是喜不自勝,口中唯唯應是。
午餐之後,侯元繼續背誦經文,把一篇總訣背熟之後,逐句細讀註釋,他人雖聰明,但對這些細注似懂非懂,無法領悟。
吃過晚飯,南宮老人才要他放下經書。口授運功訣要,一面說道:“經文深奧艱澀,你一時之間也無法領悟,老夫要你背熟,只要你牢記在心而已,日後你練到某一階段,自會慢慢領悟,所謂水到渠成,就可豁然貫通,現在你只要按照老夫傳你的運功法門,勤加練習就好,三月工夫,必有小就。”
侯元只是逐句牢記在心,不敢多問,怕自己露出破綻來。(那是因南宮靖已經練成“易筋經”,和“洗髓經”同屬達摩祖師的手著,怕南宮老人發現了)依言就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