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遠。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軍人之一。”
聽到“華勇營”三個字,徐天寶心裡有些不是滋味。這些受外國人僱傭,同本國同胞作戰的人,被中國人視為漢奸。但是不可否認,華勇營在歷史上的表現,遠比同時期的中國軍隊優秀。即便和同時期的西方列強軍隊比較,也毫不遜色。
英軍中國團(ChineseRegiment),即中國人所謂的“華勇營”。因中國人有好男不當兵的傳統,華勇營剛開始時招募艱難。英國人隨即發動“高餉”攻勢,將招募物件由當地農民轉向了清軍的退役官兵,成效立時凸顯。這些退役軍人比農民善戰,體能和紀律性亦更強,且無家庭牽累,隨時能為金錢賣命。因英國部隊軍餉高,軍官廉潔,服役的華勇便有了自豪感,與一般清兵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社會上產生吸引力,本地人紛紛加入。到1900年5月,“華勇營”人數已達六百多,兵士年齡均在二十三至二十五歲之間。該團由包耳上校(ColonelBower)任團長,尉級以上軍官均從英國正規軍中調任,全團配置精良裝備,“華勇營”成立後,歷經鏖戰,為英國立功,部隊也不斷壯大。至1901年庚子事件結束後,全團已擴充套件至12個連,共1200人。
1902年,因英日締結同盟條約,兩國在遠東對抗暫時緩解,英國決定裁撤“華勇營”。1906年6月,成立八年的“華勇營”正式解散,部分士兵轉往南非、香港當警察,部分士兵留在當地充任巡捕或加入中國軍隊。
現在是1904年,華勇營還在威海衛忠實地履行著職責。
所以,徐天寶很直接地問道:“很高興認識你,羅伯斯先生。你的履歷很吸引眼球,但是,據我所知,英軍中國團還在威海衛,你看上去年紀只有四十多歲,現在正是仕途最佳的時候,怎麼會放棄軍隊裡的職位,來我這裡任職?”
問題很直接,很犀利,羅伯斯的笑容開始凝固起來
海因裡希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羅伯斯,想看他如何說服徐天寶
羅伯斯正色道:“徐先生,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的秘密。我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