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1/4 頁)
�5詼�歟�樟�?站�絛�詘�襯嵫強沼蠔退�虼笏粱疃�T�諫扯砭�擁H喂��俚陌�襯嵫僑��芩玖鈐己玻坷�煉嗄誚��鈺隙砉�說男願瘢��瞬桓�樟�矯媼糲氯魏慰謔擔��狹罱�拱�襯嵫薔�傭鄖秩刖襯詰乃站��稹U飠蛐硎欽飧魴」��油乘�ㄒ荒蘢齙氖慮榱恕�
新的“事件”又發生了。蘇聯塔斯社向外界釋出了一系列“驚人”訊息:一艘名為“五金工人”號的運輸商船在波羅的海被不明國籍的潛艇用魚雷擊沉,船上24名乘員有19名獲救,另外5名失蹤。蘇聯“少先隊員”號貨輪在挪威海峽遭到不明國籍潛艇襲擊。很顯然,塔斯社釋出的假訊息很“內行”,他們沒有直接指責波蘭潛艇,而是在相應的時間內將“事故”分佈在相應的路線上,以印證是波蘭潛艇所為。就在蘇聯輿論圍攻愛沙尼亞的同時,部署在愛沙尼亞周邊的蘇軍也頻繁製造事端。愛沙尼亞國會和國家委員會在塔林召開了最後一次應對蘇聯軍事威脅的擴大會議,所有與會者都很明白:蘇聯提供的所謂選擇其實就是戰爭的最後通牒,如果拒絕簽署條約,就會面臨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如果簽署這樣的協議,又將意味著國家民族將失去主權,淪為蘇聯的一個被保護國。面對這樣的抉擇,沒有任何國家能幫助愛沙尼亞擺脫危局。為了保證愛沙尼亞民族的“物理存在”,大會一致透過了接受蘇聯提出的協議。愛沙尼亞國家委員會成員布赫克最後無奈地講到:“我們將試圖透過屈辱的方式來保障我們民族的存在,如果俄國人要徹底佔領我們的土地,那麼我們將移居到他們的土地上”
莫斯科最終簽署了蘇聯和愛沙尼亞之間的“互助”條約,條約規定愛沙尼亞政府允許蘇聯紅軍在其領土駐紮。蘇聯海軍和空軍紛紛開始在其領土上修建軍事基地。獨立的愛沙尼亞共和國就這樣加入了蘇聯紅色帝國。隨後,蘇聯又如法炮製,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也吞併了。
愛沙尼亞當局從波蘭“雄鷹”號潛艇上拆卸了大概價值50萬美金的物資,愛沙尼亞三軍統帥約翰?拉伊多內將軍最後下令將其沒收並充為國有。但是這些收穫和愛沙尼亞在政治上遭受的巨大損失相比更顯得得不償失了。莫斯科當局利用波蘭潛艇逃逸事件做足了文章,同時也在國際上釋放了政治煙霧彈。但實際上,即使沒有發生波蘭潛艇逃逸事件,蘇聯當局也會想方設法制造其他藉口侵吞愛沙尼亞,因為在此前蘇、德簽署的秘密協議中,愛沙尼亞的命運早已註定。
“雄鷹”號潛艇到達英國後即加入了英國海軍的戰鬥序列,而且繼續懸掛波蘭國旗,仍由原來的波蘭水兵操控作戰。“雄鷹”號在後來的作戰中至少擊沉了一艘德國運兵船(排水量5260噸)並殺死了船上的幾百名德國士兵。在加入英國海軍序列7個月後,“雄鷹”號潛艇在北海執行戰鬥任務時不幸觸雷沉沒,全艇官兵全部罹難。
蘇聯在東歐的擴張還算順利,但是在遠東,一場大戰卻讓這位紅色巨人傷透了腦筋。
420大進攻的序曲5
到1940年1月5日,芬軍已瀕於兵員枯竭、彈盡糧絕、外援無望的險境。英法兩國雖表示願意出兵援助芬蘭,德國卻威脅說如芬蘭接受英法援助,戰火將擴及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挪威迫於德國的壓力,拒絕英法軍隊過境。在這種情況下,芬蘭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於1月7日派代表至莫斯科與前蘇聯議和的矛盾並未了結,它使芬蘭喪失了1/l0即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芬軍總司令曼納海姆痛楚地說:“該條約給我國的戰略地位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我們喪失了本來可以保證我們阻止入侵軍隊前進的全部要地。新的國界使芬蘭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漢科則像一支指向我國心臟的手槍。”根據1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喪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蘭第二大城市維堡,芬蘭10%的耕地,1/5的工業產值。22萬2千居民,佔芬蘭總人口12%的人喪失了家園被遣送,只有極少量人口選擇留下加入蘇聯籍。芬蘭還割讓了巴倫支海上的裡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部分薩拉區域,並將漢科半島租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租借期30年。這個協議對於芬蘭來說是非常嚴酷的,僅僅過了一年,就又在德國支援下和蘇聯爆發了持續戰爭。
蘇聯外交官莫洛托夫挾帶著蘇聯在東歐勝利的餘威,風塵僕僕地來到北京,宣佈之前中國與蘇俄以及中國與沙俄簽署的一些列條約全部無效,要求將蒙古和東北的邊境線恢復到1914年之前的狀態,而中亞的邊境線如何劃分,可以再議。同時,莫洛托夫還要求中國同意蘇軍進入中國境內剿滅沙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