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一看王孟英來了,很不好意思。但是還沒等張養之開口,王孟英表情嚴肅,鏗鏘有力地說:“養之!如果我們不曾相識,如果你沒找過我,我沒聽說過你有病這事,我可以不管!如果兄弟你是一個有錢人,你有的是錢,那麼任你請多少位醫生,我不敢阻攔你!可是現在你是一介貧士,兄弟你是一個窮書生啊,你哪裡有錢請那麼多醫生啊?而且,如果你請的醫生來了就能洞悉病情,投藥必效,我也不管,我還要極力贊成這件事。可是現在這些醫生我太瞭解了,他們來了一看你冷成這樣一定用溫補的藥,是不是?”
王孟英質問著,順手打床頭把那個方子抄起來,一看,“果然那!你看到了吧,全是溫補的藥,這個方子你服下去可就危險了。養之,現在我求你,速速將那兩人辭去,我們把這點診金省下來,我們用這點錢去買藥,這是你救命的錢你知道嗎!”這番話擲地有聲。①
聲音中的金石之音,把趴在床上的張養之震傻了。沒見過這種醫生,跟他這麼推心置腹地講話。他瞪眼看著王孟英。
王孟英接著說:“如果你真要是虛寒的症狀,我這寒涼的藥下去,你早該不行了,你早就受不了了!為什麼現在這個病沒變化呢,因為正邪此刻正相持在這兒,今天我再給你加大藥力,使得熱毒下行,那麼你周身的氣機自然就流動開了!這天平就該傾斜了!現在我們再堅持一下,行不行?”
張養之實在是沒話說了,對待這種推心置腹的醫生,他徹底感動了。於是就按照王孟英的說法,把那兩位醫生辭掉。王孟英在藥裡又重用芒硝、大黃、犀角這些藥性猛烈的寒藥,煎藥服下。張家的親人們被嚇得面無人色。
結果兩天後,張養之解下了漆黑色的大便,“穢惡之氣,達於戶外”,同時身體怕冷的狀態開始慢慢緩解,十副藥以後呢,他大便的顏色就正常了。
在王孟英的醫案裡,他把大便顏色正常,做為一個人恢復的標誌,這說明患者的消化系統,中醫說是脾胃,開始恢復正常了。
然後再接著治療了一百天,張養之就徹底恢復了健康,一掃十幾年來的萎靡不振,神清氣爽。悄悄說一句,他的陽痿隨之也好了。
後來,王孟英的朋友們在給王孟英整理醫書的時候,張養之就把這個醫案拿了出來。別輕視這個小小的舉動,這是需要決心的。天下有幾個雄性,肯告訴別人自己效能力有缺陷?這可是寫進書裡頭,流傳後世的。從中可知他對王孟英感恩戴德、敬若神明。他在醫案後邊附了唏噓感慨的一句話:“孟英之手眼,或可得而學也;孟英之心地,不可得而及也!”
他說,王孟英的技術水平,你們大家或許能學到。但是,王孟英對待患者的這種熱情,這份真心,卻是真難學啊! ②
*
給張養之治療完不久,就到了中秋節。在人們盡情享受秋葉靜美、糧食豐收、家庭團圓的喜悅同時,別忘了,秋季是瘧疾發作的高峰期。
這天王孟英正在家裡面,突然有人敲門求診。
王孟英走出來一看,一輛風塵僕僕的馬車停在門口。只見僕人從車上扶下來一個男人,虛弱不堪,瘦得是皮包骨頭,顯然這是一個遠道而來的患者。
王孟英看了一眼,覺得有點奇怪,這患者很面熟,好像似曾相識啊。
等他仔細一端詳,不禁大吃一驚,這是誰啊,來的人竟然是王孟英的義兄,那位曾經被王孟英用一塊乾薑救活的周光遠!
前頭提過,周光遠是一個白白胖胖、很有氣派的大官。怎麼瘦得這麼恐怖了?王孟英趕緊把老大哥讓進了屋,不及寒暄就著急地問:“周大哥,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周光遠頓足長嘆:“唉,一言難盡啊!”
原來,周光遠在婺州感染了瘧疾。前文說過,這個病天天發冷發熱,非常痛苦,周光遠在婺州被折磨的死去活來。
他請了醫生,那醫生先來一看,說這是一個外感病啊,要用發散的辦法把外邪給發散出去,於是就開了發散的藥物,結果沒治好。又請了一個大夫,一看,發散的藥沒見效,咱們改滋補吧,於是又給周光遠滋補,結果也沒見效,每天依舊忽冷忽熱,甭提多難受了。
這個時候再看周光遠,熬了一個月了,消瘦得非常厲害,然後一會兒哆嗦,一會兒流汗,簡直都沒法形容了。
周光遠忍無可忍,跟家人說:“現在我哪個醫生都不相信了,我只相信一個人,我得去找他!我要去錢塘找王孟英去!”
於是,他就買了船票從婺州來到錢塘。
果然,王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