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燈謎大會1
38文學 更新時間:2011…7…13 9:49:05 本章字數:2414
第二十六章猜燈謎大會1
燈謎又名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彈壁燈、商燈、射、解、拆等,現在人們都習慣用“燈謎”一稱。
燈謎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門綜合性藝術。早在夏朝;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瘦辭”(亦稱“隱語”)。當時由於列國分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往往都用“隱語”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記載有秦客瘦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可見那時的這些瘦辭和隱語;就是我國燈謎的雛形。直至南朝宋文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收入他的詩集後,才有了“謎”字一稱。
而燈謎有三大基本特徵:
1、獨特的結構: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謎面、謎目和謎底,也稱燈謎三要素。
2、面與底別解:燈謎利用漢語字詞多意的特點,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從而得出
別樣的意思,所謂“謎貴別解”,別解方顯謎味。
3、面與底異字: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否則稱為“露春”,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
燈謎的猜法有分以下幾種:拆字法、離合法、增補法、減損法、半面法、方位法等。
講臺上的人滔滔不絕的講訴著猜燈謎的簡介,隨後便又說著:
“各位鄉親,各位美女,各位俊男,現在我們的猜燈謎大會現在開始。”其實跟在現代的主持人差不了多少。
“猜中的我們有豐厚的獎金奉送給大家。那麼現在我們的比賽現在開始。首先我們先出第一個謎語,這個謎語的是跟蔬菜有關的,謎語是:紅公雞,綠尾巴,身體鑽到地底下,又甜又脆營養大。”
講臺上的人一說完,在場的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搶著。
“我知道,我知道。”
負責人見狀,連忙阻止著說:
“大家不要搶,一個一個的來。”
“蝶舞一會我們要好好的表現哦。”一旁的李湘笑聲的對著身邊的蝶舞說著。
此時負責人,看到情況有些混亂,於是便說著:
“大家請安靜。”但是沒有用,在場的人幾乎要衝上講臺了。
同時一個書生問著:
“這麼多的人搶著答,我們總有一個辦法來解決吧。
“這位書生說的很對,那麼大家,你們說怎麼辦呢?”講臺上的人詢問著臺下的所有人。
此時在場的人想了想,卻沒有人想到什麼好辦法。
此時李湘有小聲的對著蝶舞說著:
“蝶舞你想到什麼辦法沒有?”
“辦法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