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事實讓大家都跌破了眼鏡。小皇帝是懂事了不假,可攝政王好像也懂事了,和小皇帝你謙我讓,大有“父慈子恭”的味道。每天這叔侄兩個在朝堂上眉來眼去,下朝了還要膩歪在一起,明顯的站在了同一戰線啊!
虧了,虧大了!八旗的旗主們一個不在意,自己就變成了下四旗,若是再不小心,這叔侄聯手,還不定搞出什麼花樣來。多鐸和阿濟格領兵在外,現在不就是鬧事的好時候麼?上書吧,剃髮易服,小皇帝你可不能忘了本!
小皇帝不高興,非常的不高興,努力將一張帶著嬰兒肥的圓滾滾的臉板出陰森的氣場來:“朕不是說過,不必強令剃髮麼?”
碩託道:“剃髮本是先人遺風,既然漢人已降,便應隨我滿洲風俗。剃髮易服,方能顯示大清風範!”
“放肆!”多爾袞怒喝一聲,“皇上曾下令不許強令剃髮,你們都敢抗旨不成?”
不得不說,攝政王的威懾力比小皇帝高了好幾個檔次,眾人一下子都老老實實的不說話了,心裡卻不停的亂罵。特別是濟爾哈朗,都快在心底把多爾袞罵出翔來了:什麼不許抗旨不許抗旨,抗旨最多的不就是你攝政王嗎?咦,不對,好像多爾袞真的沒有抗過旨,這不是個好現象。濟爾哈朗一個寒顫,彷彿看到了小皇帝長成了另一個多爾袞,兩個人一齊奸笑著算計他們八旗。
福臨見碩託一副不服氣的樣子,似乎還要說些什麼,便揮了揮手:“此事容後再議。”
多爾袞對剃髮令是否推行其實是無可無不可。他剛剛攻入北京的時候,也發過剃髮令,但漢人都不從,強行推行之後,還引發了農民暴動。後來他想起自家侄兒對剃髮令的不贊同,也為了平息民意,此事便不了了之。而且,看慣了漢人們的長頭髮,他也覺得挺順眼的,皇上說不剃就不剃吧,反正沒有什麼大不了。
不過,對滿洲貴族來說,這就不一樣了。他們還是奴隸制度,一下子蹦到封建制度中晚期的時候,頓時有些不適應。他們急切的需要什麼東西來證明自己,剃髮便如同他們往奴隸身上烙烙印一般,是一種勝利的表現。
皇帝不同意,滿臣們堅持,攝政王打圓場,這就算了,居然漢臣們也都有同意的。他們本身投降得早,能走到這一步都是剃了頭的,為了藉助滿人的這種排外主義而擴大自己的影響,也支援剃髮。在福臨看來,這無非是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以及“我都剃髮了你怎麼能不剃呢”這樣的彆扭,於是,單單一個剃髮令就被拿到朝上討論了好幾天。
“皇上何必如此堅持,”最後,還是多爾袞看不下去了,“剃髮而已,這些人若真的這麼有氣節,便不會降了。”
福臨無奈的笑笑。前世的時候,他便不喜歡這個強制剃髮易服,把所有人都變成奴才,還以當奴才為榮的朝代。現在他是皇帝,他便想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些什麼。
多爾袞見他這樣,便耐心的勸道:“漢人無非就是動動筆桿子,打一打鬨一鬨,殺幾個再讓幾個做官便成了,何必為了這樣的小事惹八旗不快呢?”孩子,我們對八旗的改造尚未完成,他們依舊手握重權,要是他們團結起來,光靠我們可不是對手。
福臨喃喃道:“那也可以換一樣嘛,幹嘛非要剃別人愛若性命的頭髮?”
多爾袞倒是樂了:“那依皇上看,換哪樣?”
福臨忽然眼睛一亮:“朕聽說漢人的女人都是裹了小腳走不動路的,不如下旨,不許她們裹小腳好了。”
孩子,你怎麼可以這麼可愛啊!多爾袞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腮幫子:“女人而已,漢人可不會為了女人的腳去傷腦筋。”
福臨也伸出手去捏他的耳朵,眼裡閃著狡黠的光:“叔父,我們賭一把如何?那些人對女人的腳可看重了。不如這麼下令,要麼剃髮,要麼把家中女子的小腳都給放了,讓他們自己選。省得說我們是蠻夷,不知道進退。”看,我們多人性化啊,還有二選一呢親!
在多爾袞眼裡,女人無非就是用來傳宗接代的,當然,玉兒不一樣,可這個世上也沒有第二個玉兒。因此,其他的女人如何,他都完全不在意,並理所當然的認為其他人也是一樣的,不可能因為女人的小腳而委屈了自己的頭髮。不過,難得見福臨這麼小孩子氣,他也很配合的笑了:“行啊,皇上要賭什麼?”
“嗯,”福臨歪著腦袋想了想,“朕想要一塊田黃石,這麼大的。”說著,小手還劃了個圈。
多爾袞被他逗樂了,田黃石雖然珍貴,宮裡還是有許多的,便問:“怎麼忽然想要這個了,難道皇上還缺田黃石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