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第2/4 頁)
,皇上連為自己修墳都沒有錢。所以餘秋雨老大特羨慕宋朝文臣,那是知識分子的黃金時間。
第三條是永不加賦,但沒有做好,後來為異族所逼,增加無數開支,不加賦,皇上與大臣吃什麼,況且他們還吃得很好。
在別地朝代,石堅敢這麼說麼?保準馬上人頭落地。
然後劉娥這才石堅問道:“石愛卿,可是你到了大洋島,這朝中的事務怎麼辦?”
有些大臣嗤鼻,朝中事務?你將石堅閒居了大半年,這才想起朝中事務。不過這些大臣品階都很低,要麼是新晉級大臣。只有少數大臣心裡明白,劉娥指地是石堅去了大洋島,那麼一回半回也回不來,如果象石堅所說契丹南下,天理教作亂,然後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勢力內應,比大洋島地事情更大。
石堅答道:“大洋島沒有開化多久,如果讓他們動亂下去,時間一長,這些土著人團結起來,以後收復起來比西夏還要艱難。”
眾大臣全部點頭。雖然元昊兇悍,只要將他剋制了,西夏畢竟是一個內陸國家,而且元昊四面交敵。宋朝供給也方便。但大洋島不一樣,離宋朝太遠了,供給全是海上供給,成本不知高了多少倍。如果象平滅西夏那樣,動輒幾十萬人的調動,就是現在宋朝的經濟也會拖垮的。
石堅又說道:“所以大洋島之事也拖不起。非是臣妄言,如果不是臣前去,恐怕其他大臣去只會是凶多吉少。”
他都沒有說誇張的話,現在大洋島坐鎮的人是誰,在張元沒有去之前,他就算到了。宋朝有幾個人是這個人的對手,況且人家做了多少準備工作。或者指望宋朝那些海客,他們只顧得賺錢,在土著人心目中可沒有留下什麼恩德。就是狄青也行,石堅自己有自信,那是他前世就知道大洋島的地形,這一點連張元做再多地準備也不行,大洋島太大了,呆上三年五載也未必弄清所有地形。二是他早就有了準備,那些人只認石堅一人。三是帶去的人還不能多,否則財政吃不消,供給也困難。
最主要的目的,就如耶律燾蓉與張元、李織所猜地那樣,他要避禍,也是為了讓劉娥意識到他的重要性。不然這樣再三地下放,職權事小,他想做事做不了。
石堅說道:“至於內陸,要看皇上與太后給老百姓什麼了。”
趙禎迷茫地說道:“可是朕現在對百姓很好啊。”
趙禎這樣說也有理由。現在宋朝多富裕了,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也有所不及。兩億多貫的收入,這不是生產總值,只是朝廷的收入。如果化作生產總值,人均收入有可能達到了五千美元強,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不要說石堅帶來的種種好處,歷史上宋朝也是明朝收入的十倍,但並不代表著百姓真地就衣食無憂了。富的也就是那些商人官員大戶。還是有許多百姓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就是石堅治理下地陝西也不行。對此石堅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不能搞平均主義,結果沒有了動力更壞。他只有多辦實業,讓老百姓增加就業機會,來減少貧困。
為什麼宋朝歷史現在只有石堅,歷史上只有岳飛百戰百勝。因為他們地軍隊愛護百姓,這也是石堅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原因。而且他們都能與士兵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士兵賣命,老百姓愛戴。但其他軍隊,長官拿著那麼高地薪水,這還不算,還要貪汙,剋扣軍餉。本來你就開著法拉利了,士兵連腳踏車都買不起,還要打他們主意,那個賣命。
然而象石堅這樣做,宋朝有幾人?韓琦不行,范仲淹不行,狄青不行,夏竦就別指望了。北宋說起來,真正做到這一點,恐怕也只有一個包黑子,可現在他還呆在廬州養老父親。
石堅答道:“陛下對百姓確實很好,現在生活也比以前更好。但社會地基層還有許多百姓是弱勢的一群,如果加上官員不作為,或者與地方大戶聯手沆瀣一氣,那麼這些百姓生活更慘。他們看不到前世百姓吃的是什麼,而是看到周圍百姓吃什麼。”
石堅這話說的可是致理,這些百姓大多數不看書,或者連識字都不行,他們怎知道前代的歷史,如果比較也只是與周圍人比較。為什麼文革時,人們其樂融融,後來富了,怨言卻更多了。那是大家都吃不飽,感覺不到,他們認為生活就是這樣。
“因此,陛下,嚴懲貪汙與不作為官吏,還地方一個清明。京城可設專門一個機構處理各地冤案與不平事,還受欺壓百姓一個公道。減少不公平地事情發生。國內清平,大事可定。”
石堅說的對頭,可那一個朝代也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如果做到了,什麼天理教,地理教也掀不起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