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第3/4 頁)
《自序帖》、《千字文》和他換,石堅也不會和他換的。
石堅慢慢地閱讀後,小心地將它收好,然後對這個青年說道:“你告訴你家少爺,就說這次他的功勞本官記下了,但身在狼窩之中,一切自己要小心行事,安全重要。還有江南之事,是本官失誤,可人力有限,別人未必可信,但他要明白這個道理。”
也許在老百姓眼裡他就是神,無所不能,或者契丹人眼中的妖怪,可李曉風要明白,他未必什麼事情都能做到完美無缺。
還吩咐了下人拿來了幾綻金子打賞了這個青年,才將他送走。
可是石堅坐在椅子上卻在想著心事。這次李曉風,不但在信上寫了天理教一些重要成員,還畫了他所知道存放物資和主要兵力分佈的地方,但是他在信中卻隱隱地表達了對石堅的不滿,放棄了對長江的查探,結果天理教內部將許多財產以及一些技術人員轉移出去。究竟在哪裡,連他也不知道了。似乎有幾個重要的成員也讓他國轉移走了,這讓他擔心。究竟什麼成員,讓他如此看中,李曉風依然沒有說。不過有了這張地圖,那麼剩下江南平滅將會變得很輕鬆。
天色漸晚,晚風涼,石堅家門口停放著一頂頂轎子,朝中一干部大佬全部來到石堅家中。石堅也來到門口迎接,當然吃飯是假的,甚至石堅只准備了一些低度的米酒,不能喝多會兒有正事。
古人與現代人不同,一邊一邊就在酒桌子上將事情解決了。古人講究食不語,吃飯時不能說話,要麼吃酒時可以行行酒令。但現在這些大臣那還敢行酒令,估計石堅在憤怒之下,一杯酒潑在他臉上都有可能。
石堅看著眾的表情。除了後期調回來的晏殊外表情還好一點,都有點沉悶論是王曙、範雍還是薛奎、陳佐、田況,都在沉默不語,喝著悶酒。說起來他們都有點責任者說輕視了事情的嚴重性。當時石堅大勝之下,國內歡騰,國外震驚認為在這時候不會發難。才使事情滑到另一個方向。
其實這幾個人中,除了田況讓石感到滿意外,其餘都不讓他滿意。薛奎沉穩,剛直少機變,作為大臣沒有話說,可進入書樞才幹就略差了一點。雖然倆人關係好。陳佐敢作敢為,同樣也是一個直臣,特別是精通水利,可作為宰臣缺少大局觀。範雍同樣剛直不阿才幹更差。王曙同樣也精於政事,特別是治理四川時時人比作名臣張詠,說前張后王。可是作為宰臣是才略不足。什麼叫宰臣,就是有大局觀品德好,總領天下大政,不一定你親自動手去做。但你心中得有一個數,用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國家如何發展。所以張士遜在到地方上如魚得水,可一進書樞就瞪眼睛,也就是這樣原因。
再說在邢州的張士,以石堅意思還是讓他到地方上得了,盛度政事不錯,雖然與石堅不對頭,可急燥心胸小,也不是作為宰臣的好物件。至於在四川的夏~,得,你最好別回來,就再有本事,你一回來,這朝廷也讓你鬧得烏煙瘴氣。
其實在石堅心目中有三個最好地選。一是呂夷簡。雖然心胸小。可政事上來說。就是石堅也未必比他拿手。只是石堅眼界更高。這一點呂夷簡拍馬也趕不上。還有石堅也能容人。只要你不壞國家大事。咱們公是公。私歸私。然後是范仲淹。宋朝士大夫地楷模。與後來地文天祥。都是神一樣地人物。為什麼是神。凡人就根本沒有他們那種品性。可是操之急。眼睛太遠。最後一個就是王曾。雖然他才幹比不上前二人。可總管大局。比前二人做得都好。因此在石堅心目中最理想地模式是王曾為首相。範與呂為亞相。然後再來個李迪為樞密院使。但也不能把順序弄錯了。那麼大宋這條船在十年之內。那航行得比什麼都穩。可現在李迪不能用。也不敢用。其作三人全讓劉娥下放了。實行上在歷史上這幾個人也有幾次兩個或者三個出現在書樞。其中最協調地時候。就是王曾為相時。可到呂夷簡為首相時。就開始不容於別人了。
他在胡思亂想。也只是想。然他真想將這幾個人攏在一起。可你也別把劉娥地話當真。什麼伊霍之權。伊尹霍光權利之盛時。皇帝靠邊站。現在石堅敢這樣做?最起碼遇到劉娥不解或者反對時。他還要耐心地解釋。獨斷獨行。估計三個月不到。與范仲淹一樣下放得了。
今天晚上。畢竟是朝中地大佬全部來了。石府上也準備了豐盛地晚餐。這也對石堅而言。比起現在宋朝某些大臣來說。也不算什麼。
吃過了飯。石堅開始辦正事。讓這幾個大佬感到慶幸地是。石堅並沒有責備。只是細心地問。然後細心地聽。一邊聽一邊思考。別以為這樣輕鬆。石堅問地問題很有深度。幸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