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一番請安後,屋內就只留了皇太后,康熙,我以及雲裳華濃。
雲裳華濃在初看到我時,很是激動,但礙於場面,只得紛然一笑,算是打過招呼,幾百個日子沒見,她倆變化不少,尤其是華濃,再不見之前那般的性子,在她身上除了靜再看不到其他的東西,但卻給人一種很飄渺的感覺,甚至很虛假,而云裳卻依然是那樣,不曾有多大的改變,從始之的激動到現在此刻的擔憂,很是讓我欣慰。
“聽說皇額娘找兒臣有要事?”華濃剛上茶,康熙就問道。
皇太后笑稱道:“是有事,不過也不急,皇上先喝口茶潤潤喉再說,哀家有事先和顏夕晨相商,皇上沒意議吧。”
康熙哪會有意議,自是不會,見此,我忙跪下,誠惶誠恐般地道:“太后嚴重了,您有事吩咐一聲便是,奴婢有罪。”
“這孩子,哀家不過是這麼一說而已,看把她嚇的,趕快起來。”皇太后的聲音很慈藹,彼時一點兒太后的架子都沒有。
我起身,微低著頭,皇太后有些無奈道:“抬起頭來吧。”
我慢慢地抬起頭,望著皇太后側角的方向,皇太后這才繼續道:“夕晨啊,哀家替華濃尋了門親事,你可同意。”
我驀地再次跪下,道:“太后能替華濃尋門親事,自是她的福氣,奴婢怎會不同意呢,再說了,華濃跟了太后,就是太后的人了,而她能跟著太后您,也算是她的福分,如今兒,太后又為她尋了一門好親事,她自是感激不盡的,奴婢也打心底為她高興。”
無論入宮為妃還是入宮為奴為婢,在入宮的那一刻起,我們這些人的命運早已不是自己所能掌控得了的,只要主子一句話,無論前方如何艱難也得照做,這就是命,別人掌握自己的命,我也只能祈求著皇太后能為華濃尋門好親事,畢竟和華濃之間還是有絲感情的,也是希望著她能真正過得好。
我的回答皇太后自然滿意道:“既然你這麼說,哀家就決定了,皇上,你看這華濃丫頭不但人美心善,連醫術也都勝之太醫一層,哀家想著啊,這丫頭這麼好,豈能讓外人撿了便宜,不如就做我們愛新覺羅家的人,如何。”
“皇額娘欲把這丫頭賜給誰呢?”康熙兒子那麼多,隨便賜給哪一個兒子都沒問題,不過他還是得徵詢皇太后的意見,畢竟再怎麼說也都是皇太后身邊的人,而既然皇太后有這麼個打算,自然心裡頭也是有人選的。
皇太后滿臉笑容,瞬時褪去了不少滄桑般,道:“哀家思來想去,把這些阿哥們輪流想了一遍,終覺得要華濃丫頭眼了他們,實在是有些吃虧,倒不如哀家做主,跟了皇上,封個貴人,這樣哀家也就能時常見到她了,皇上覺得如何。”
原來是把人送給康熙,當聽到皇太后這個決定時,我雖有些大出所料,但也只是略略的驚詫了一下,過此就再無大的反應了,反倒是雲裳,趁著太后和康熙說話的功夫不忘給我投來些許安慰之色。想必她是早知道的吧,不然方才她也不會有那種擔憂的表情了。
“皇上可是不滿意。”見康熙許久未言語,皇太后臉色一凜,問道。
康熙淡淡地否決道:“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在想該如何安置她。”
皇太后一副那就好的表情,道:“也難為皇上這般為華濃丫頭著想了,這點哀家早就想到了,就安置到宜妃的殿裡吧,宜妃一向和這丫頭感情不錯,讓她到那兒去,也免得哀家牽腸掛肚的,皇上覺得呢?”
康熙想了想,同意,道:“還是皇額娘想得周到,兒臣剛才也想了一下,不如就封她為惜貴人吧,也幸得皇額娘疼愛,才有她如今兒的造化,皇額娘覺得可好。”
“哀家也覺得甚好,就惜貴人吧。”皇太后笑笑地道。
華濃趁此跪下謝恩,道:“奴婢謝皇太后,皇上厚愛,奴婢定會好好伺候皇上,斷不會負了皇太后的一番心意的。”感恩中的她已然有了宮妃的樣子與氣勢,想必這一切都得勞於皇太后的用心吧。
聖旨的宣讀自然是又給後宮的妃嬪們添了一位對手,眾妃無不對之好奇,一時宜妃的宮殿便川流不息起來,原因就是這位惜貴人的加盟,要知道前幾天眾妃所關注的物件可是德妃殿中的那位和貴人,如今兒風水輪流轉,輪到宜妃的宮裡了。
“姑娘,你就一丁點兒也不生氣嗎?”雲裳忍了好幾天,終是問我。我知道她說的是華濃的事,但我卻真不生氣,一點兒也不。其實還得感謝華濃,如若不是藉著她惜貴人的喜慶,康熙也不便出口向皇太后要人,把雲裳調到了乾清宮當值。